家校联系中的家庭多样性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家庭是特有的社会组织,是深刻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了解学生的家庭,关注家庭的多样性,分析不同结构家庭的特征,是学校能否和家庭建立建设性关系的关键,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家庭的多样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影响家校联系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家庭的一般性因素和家庭结构两大方面。

      一、家庭一般性因素的变异对家校联系的影响

      1.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家长的教育背景、经历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也就不同,对学校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家长都比较支持教师的工作,但家长的成才观各异且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容易质疑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一定认同学校的措施。也有一些家长还停留在传统的角色,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搞“一刀切”的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正确分析家长资源,取家长之所长,补家长之所短,找到有效的联系、沟通方式。

      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父母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值是很自然的。而教师需要关注的是,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甚至逼子成才,节假日请家教给孩子补习多门功课,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容易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是导致学生在校学习产生倦怠、畏难或者恐惧心理的原因之一。

      3.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感情淡漠甚至漠不关心,缺乏情感的沟通和交流,缺乏认同感和关爱,就很可能使孩子到外面寻求安慰、沉迷网络、出现早恋,也可能导致孩子对他人漠不关心。

      4.家庭的经济情况和经济手段。经济情况不好,容易使孩子的营养受到影响,出现在校精力不济的情况。现在更大的问题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加上家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过分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以至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在同学中讲吃喝玩乐,讲攀比,玩物丧志。也有些家庭会通过向教师请客送礼的手段,为孩子的在校生活谋求特权,影响教师工作的开展。

      5.家庭的态势。在现代社会,家庭出现一定的动荡,也是很常见的事。譬如父母感情出现问题、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罹患疾病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如果父母缺乏良好的心态,没有及时调整自己,长时期地怨天尤人、情绪低落,那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

      二、家庭结构的变异对家校联系的影响

      1.离异后的单亲家庭。这类家庭有增多的趋势。父母离异会对孩子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尚未具备心理承受能力,孩子拥有幸福家庭的梦想的破灭,很容易导致对学业乃至一切都失去兴趣。

      (1)家庭破裂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一般要持续18个月。孩子在这段时间会产生拒绝、生气、失望以至容忍或顺从的情绪或心理状态。由于每个人的承受力和容忍度不同,其表现状况会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区别对待。对刚离异家庭内向自抑的学生,尤其要多一些沟通和劝解,多一些关爱,帮助学生缓解和缩短这个困难期,和家长的交流沟通也格外需要关注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把握分寸。

      (2)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父母离婚的反应是不同的。儿童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解力来接受这个现实,也担心被彻底抛弃,很容易陷入恐惧。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幼稚与成熟并存,情绪反应强烈,更容易使孩子痛苦不堪,产生过激行为或自我封闭心理,并可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3)经济情况。单亲家庭可能会缺乏足够的经济来源,难以保证孩子足够的营养和细致的照顾,导致孩子上课精力不足。

      (4)家长的心理调整。家长一人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从心理上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和孩子的反应相似,出现焦虑、烦躁、沮丧的情绪是难免的。需要关注的是失控心理,譬如在孩子面前贬低对方、仇视谩骂对方、相互推委养育孩子的责任,这样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孩子的心理状态,给孩子成长带来阴影。对此,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不但要关爱孩子,还要妥善劝导家长。

      2.混合家庭(继父母家庭)。家庭的重新组合,一种原因是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再婚,另一种是父母离婚再婚。虽然单亲家庭最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混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同样不能回避。父母再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新家庭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新家庭的运行需要有一段磨合的时间。同时,扩大的亲戚网络、改善的生活状况、增多的冲突、对生身父母与继父母的感情纠葛、继父母的态度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也给家校联系带来新的问题。

      (1)孩子的年龄。家庭重组,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不安。一般而言,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新家庭的适应速度越快。青春期的孩子,对生身父母的感情深厚,内心的情感冲突比较激烈,接纳新家庭的速度较慢。

      (2)性别关系。心理学家发现,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新家庭中,孩子容易对同性别的继母或继父产生不满,异性的则容易融通感情。显而易见,教师在关注这类学生时,需要留意他们和继父母的感情,帮助学生理智、宽容地看待新家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