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计算机专业本科学历和英语六级证书的小李应聘于某大公司,公司经理非常看好她,可公司最后还是忍痛割爱了。原因竟然是她父母过于包办:去人才市场打探的是其父母,去公司了解情况的是父母;面试时为女儿鞍前马后忙个不停的也是父母;甚至商讨所应聘职位的具体事宜的还是父母。最后,公司高层达成一致意见:小李独立意识薄弱,难以胜任所聘职位,不予录用。 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就这样痛失求职良机。 看到这里,我们在为小李感到可惜之余,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孩子长不大”的症结究竟是什么?如何对症下药? 家庭是孩子人生起步和成长的地方。然而,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保轻教、重智轻德等倾向,具体表现为“三过”行为,即过分保护、过度干涉、过高期望。家长们不余遗力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购买大量的课外辅导资料,聘请家教,上各类学习班……在生活上,家长普遍存在这样的心态: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千方百计地把家庭营造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社会的“温室”。城里家长是这样,农村家长也是尽力这样做。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1800名家长所做的近3年的跟踪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其中,过分保护型和过分干涉型的家庭各占30%左右。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促进孩子的心理成熟,最好的方法就是放飞孩子。放飞不是放任,而是有目标、有航道、适时适度,具体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首先,要创造放飞的条件。现代社会存在许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和诱惑。因此,放飞孩子,要注意“气候条件”,清除“垃圾”,创造适宜的环境。一方面,父母要正视现实,帮助孩子“睁眼”看世界,而不是消极地采取“堵”、“防”之类的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先扶着孩子“走”,而后逐渐松手,让孩子学着“走”。这中间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走路的“规则”,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使孩子内心有一杆秤:提倡做什么,允许做些什么,反对做些什么,禁止做些什么,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同时,要教给孩子具体的“走法”,让他们在摸索中锻炼成长。多给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成长起来。比如,鼓励孩子参加夏令营之类的活动,特别要提醒做好不畏艰苦的思想准备。活动中父母切忌跟着去或中途去看望。 其次,要把握“温差”的梯度。家庭的“室内温度”不可高出社会的“室外温度”太多,而且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进程及时调整,使“温差”慢慢缩小,促进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看待和把握“温差”问题上,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陈香梅女士在考察中国的教育状况后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美国人教育孩子,总是启发孩子们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中国人教育孩子,总是诱导孩子追随大人的看法。”这涉及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问题,也涉及如何处理“温差”的问题。要知道温差有多大;首先要学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充分地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然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举止,并进而判断其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吻合度。若孩子内心所想的、所做的与现实社会相距甚远,则说明其“温差”甚大;反之亦然。最后,再根据温差给予“适度”的社会教育和社会认识,让孩子逐渐融入社会。 第三,要抓住放飞的时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蕴涵着一个个教育的契机。入学前就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拓宽视野,学会妥协、同情与合作。入学后,要配合学校通过课内外一些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活动能力。如孩子挂上红领巾时,鼓励他:你不再是儿童,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不能事事依赖父母,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上学路上注意安全,遇到危险打110等。孩子进入中学阶段后,特别是18周岁前后,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渴望得到尊重。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不能单纯地给孩子灌输,应注意与其共同讨论道德价值的取向,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注重培养其独立性。孩子满18周岁时,可不拘形式地举行“成人仪式”,使他意识到自己是成人了。这时,做父母的也应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孩子,千万不能事事包办。比如孩子考上大学了,需要办理入学前的一些手续,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办理,这是接触社会的好机会;去大学报到时,父母最好不要陪着去,告诉他自我保护的常识。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难得机会。 总之,只有做有心人,善于把握契机,适时适度地进行“放飞”,孩子才能逐渐具有独立意识和能力,走向成熟,应对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