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要不要生孩子做父母,这对于上一辈人来说,不会成为问题,在当代社会却成了不少年轻夫妻考虑再三、慎之又慎的一道人生选择题。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逃避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探索家庭教育深层次的基本问题:做父母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母?做父母会影响夫妻爱情或者干事业吗?这些问题也是实践中的父母正在遇到的和需要解决的。 做父母后的人生将面临很多改变。确实如此,在家庭教育生命周期中,要不要孩子是每个人都要慎重选择的一个人生重要发展课题,它将改变人生的许多事件。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之间由浪漫的情感伙伴变为务实的养育伙伴;家庭的业余休闲生活不再以自己为中心,而是时刻要考虑孩子的需要;一部分家庭支出将向孩子倾斜;不能再为干事业而拼命,因为有一个小生命视你的健康、安全和近距离接触为他的安全支柱……总之,有了孩子,家庭出现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即形成以孩子(child)为中心、以爱情(love)和事业(Career)为两个基本点的三角关系(简称CCL)。 搭建平衡的家庭三角架。有了孩子后的人生幸福感来自于成功的事业、甜美的感情和可爱的孩子,三者几乎不可偏颇,少了任何一个支点都将使人生的幸福感大打折扣。“民以食为天。”成功的事业是一个家庭发展的经济基础,如果一个家庭的经济来源犹如一叶扁舟在风雨中飘摇,全家人都失去了安全感,这个家庭的躯体就失去了骨架;爱情是维系一个家庭生存的维生素,即使有了孩子而夫妻没有了爱情,家庭“病危通知单”必将入户;孩子的养育是家庭生命周期旋律的最强音,决定了一个家庭的走势是螺旋上升还是渐次暗淡,如果孩子没有教育好,就等于为自己的人生晚餐备了一碟苦涩果。 可见,一个家庭的CCL是拴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生互惠有机体,年轻的夫妻对此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在动态中摆平CCL。建构平衡的家庭三角架并不是说在家庭的任何阶段都在这三个方面平均用力,而是在动态中追求平衡。现在很多年轻的夫妇打算先完成自己向往的教育培训再生孩子,这是负责任的理性行为,因为接受教育要牵扯人很多的精力和财力,这势必会影响对孩子的关照和投入。当然,也有的夫妻是有了孩子以后又白手起家或重新深造的,他们或者采取先成全一方再共同发展的策略,或者以请进保姆、祖辈的方式争取外援的策略。虽然家庭中某一成员对CCL的投入有些倾斜,但是整个家庭成员作了力量调整,保证了家庭生命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平稳状态,从而形成了家庭的幸福面貌。 可见,在家庭生命周期中,CCL的平衡并不是静止不变的稳定,而是随着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发展在动态中追求平衡。 爱情的轴线永远不变。在CCL的动态平衡中,谁来暂时搁浅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以满足其他家庭成员的发展,爱情这一轴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意义。有人说:“家是讲感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这不无道理。如果一个家庭的运行靠真理、法律和正义来维持,那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家庭可能整日争吵不休,甚至因为志不同道不合而分道扬镳;如果一个家庭充满了理解、宽容和温情,那么在外人看来很不般配、无法理解的家庭却固若金汤,这就是爱情的调节力量。 人生有很多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精忠报国、大干事业、出外深造、孝敬老人、养育孩子、打点家务……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人去做。在家庭中,就得你不做他做,他不做你做,只要双方情愿,没有功过是非,如果双方都不愿意让步,都想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而行,那就只有拜拜了。这时候万贯家产、绚丽的业绩和可爱的孩子都将黯然失色,无能为力。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做父母的并不像诗歌里歌颂的那么伟大而超脱,也不像一些总是遭遇挫折和失败的过来人说的那么危言耸听。为人父母的基调或歌咏或悲叹,全是自己在谱曲填词,当然,只要你和你的爱人准备好了,幸福必然前来造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