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的故事: 我和孩子他妈当年由于处在特殊的时代,高中毕业后,都没能上大学,我们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当麟还在他妈妈肚子里时,我们就对他进行胎教,出生后,对他进行早教。令我们欣慰的是,这孩子打小就特别聪明,4岁能把《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大家都说他是神童,是文曲星转世(民间夸赞孩子聪明的一种迷信的说法)。 上小学后,麟的成绩特别好,是学校的大队长,市里的三好学生标兵。那时,小学还没有开设英语课程,为了让他能“早起跑”,在他上小学3年级时,我们就请老师教他学英语。为了鼓励他,我们也跟着他一起学。小学4年级末,他以高分考上了省重点初中。 当时有人跟我说,这孩子这么优秀,干脆把他送到国外读书,国外的环境要比国内的好,他的前景也会更大。我们也觉得不能因为自己家的条件不好,就局限了孩子的发展。一咬牙,我们把能卖的东西都卖了,把麟送到美国读初中。我们怕他一个人在国外过不惯,就先后来到美国,靠在外面打苦工过日子。 刚开始,由于语言的原因,他在班上的成绩并不怎样。不过这孩子争气,一放学就回家,每天学习到深夜,早上上课从不迟到。有时候学校组织活动,我们要他去,他都不去,要在家里学习。 一年后,他的成绩赶了上来,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当时无论怎么苦,我们都撑着,就盼着他将来能考上哈佛,以后毕业做医生、律师什么的。 麟与一个黑人同学关系很好,那个同学特别喜欢音乐,在他的影响下,麟也喜欢上了黑人音乐。我们都是开明的父母,觉得孩子在家听一下音乐,培养一下自己的爱好也未尝不可。慢慢的,孩子就不按时回家了,问他到哪里去了,他说加入了学校的黑人音乐社团,有一些活动。那时,我们就有点担心,总告诫他:考哈佛,有个好工作是我们对他的期望,也是他的惟一出路。 可是,孩子对音乐越来越痴迷,房间里贴的都是歌星的照片,成绩也往下滑。有一次,他竟然说,他不要读书了,他要去搞音乐。天哪!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我们就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终于,麟肯改过自新。为了保险起见,每天上学,他妈都接送,也不准他再与那些同学来往。 这孩子“老实”了一阵后,他的老师来家访,说他不是请假就是旷课。原来他是利用上课的时间呀!老师说,孩子喜欢音乐也没什么的,我们不必将孩子逼太狠。哎,老师哪知道我们的苦衷。 这以后,麟变本加厉,还像很多美国孩子一样,以出走来示威。这么小的孩子,在外边一个人怎么过呀,他妈妈为此也急病了。他被找回来后,我们再也不敢逼他了,而他的学业也荒废了,对我们也冷冷的。 我们真得很不明白,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也常想,是不是不送他到美国,他也就不会这样了? 编者语: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因此,美国人一般都不注重孩子以后从事何职业,只要孩子喜欢就行。而中国人则不同,毕竟这与孩子的前途息息相关,更何况孩子也是他们梦想的寄托者。当这两种观点发生碰撞,也就有了这样一个故事。 杰的故事: 杰从小就任性调皮,成绩也不好,就知道和小朋友打架,常常被老师赶出教室。我们一逼他学习,他就喊头疼,到后来,他怎么都不愿意去上学。我们听说,国外的教学环境比较轻松,不怎么注重孩子成绩,重点是培养孩子的个性。我们经济条件也不错,就举家来到了英国。 由于语言不通,刚在英国上学时,杰没有一个朋友,还有一些孩子爱捉弄他。有一次,他放学回来问我,如何才能不被别人欺负?我随口就说要成绩好。他就又问,在英国学习,成绩如何能好?我就说英语首先要好,这句话竟被他记到心里去了。他努力学英语,家里到处都贴着英语单词,成绩在班上也越来越好。我们本想是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想不到竟让他爱学习起来。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可成绩好了,也无法改变一些孩子对他的取笑,因为英国学校并不是很注重成绩。于是,杰开始跟同学打架。外国孩子一般都较高大,他常常都是被别人打。为此,我们要求老师保护他。可是,出了校门就没办法了。 那个时候,他一回家就看中国的功夫片,还要我们把他送到唐人街的一家武馆学武术。我们一想,学武术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保护他自己,就给他找了一家最好的。想不到,功夫一学,加上他的一股狠劲,再也没有谁打得过他。 我们以为他会就此打住,谁知他一发不可收拾。一次,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是他在学校跟别人打架。他一个14岁的小男孩,竟带着一群人进学校和高他们两届的学生打群架,这不整个儿个帮派头儿!我问他为什么要跟别人打架,他说他们欺负我们中国人,难道不应该教训他们吗?我说你可以采取其它的方式,他反过来教训我说,在这个社会,你不打别人,别人就会打你。 后来,我们也拿他没办法了。最后,警察找上门来,我们才知道他竟在外边赌博、吸大麻,差点把我吓昏过去。原本来英国是培养他的个性,没想到,怎把他这种“个性”给培养出来了! 编者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孩子难免会胆怯,特别是当别人欺负他,又没谁能保护他时,他更会采取这种激进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如何实现孩子在陌生环境里的“平稳”过渡,恐怕是所有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的必修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