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教师的我怎么就当不好父亲呢?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莫愁:家教成才版

内容提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他们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有着良好的专业技能,被称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当他们为人父为人母,面对的不是莘莘学子而是自己的孩子时,他们称职吗?他们无愧吗?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恋爱、结婚仿佛就在昨天,转眼之间,儿子已是一个身高一米四五的四年级学生了。

      不少熟人碰到我,总要夸我那儿子挺懂事,有礼貌,好学习,爱音乐,是一棵好苗子,笑着闹着要我“交代”教子良方。

      我想了又想,给儿子下了个结论:非常平常,并不出色。

      理由有很多:儿子的作文水平不高,常常在作文中写非常低级的错别字,害得身为语文教师且小有文名的父亲在家长会上抬不起头来;儿子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使一向要对不努力的学生“耳提面命”的母亲感到束手无策;儿子的小提琴水平不高,虽然进步不小,但在音乐考级中,由于教师校音不准,最终未能拿到全家人朝思暮想的“优秀”……

      为此,本该和颜脱色、娓娓道来、语重心长的我们变过脸色、红过脖子、甩过膀子、撕过本子、扔过玩具,气势如虎,威风十足。

      这时效果十分明显:儿子或缩在角落里,或躲进小房间,头儿低垂、泪儿连珠,下定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没过几天,又顽劣如故、慵懒依旧,十足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让人长吁短叹、摇头不已。

      但冷静下来之后,我和妻子互相望望,两人一脸尴尬,嘴上不说,心里直喊:咱对不起儿子!

      儿子的作文不好,错别字特多,我们也有很大责任。扪心自问,由于在学校里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家里的我们很少再有好的心情去过问儿子的学习,总是以各种理由使自己放松放松,任儿子“自由发挥”。

      其实,在小学阶段,特别是语文学科,家长的帮助辅导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的积累、字词的记忆、生活的观察、作文的抒写,诸多环节我们没能和儿子一道处理好,面对最后的结果,难道只应该是儿子愁眉苦脸、涕泪涟涟?

      儿子的小提琴学得不是特别好,但音乐老师说儿子是他的所有弟子中进步最快的一个。虽然儿子对音乐的感觉相当不错,但“朝七晚九”的功课学习,使得他能用于练琴的时间极其有限,能拉到这个份上,应该说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了。

      仔细想想,我们对他的要求确实高了点。我们深知音乐是一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曾酷爱音乐,但限于那个时代的条件,只得与音乐天各一方。是不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琴弦难抚,音律不通,就把遥远而苦涩的音乐之梦强加给了儿子?

      更往深处想,优美的琴声无疑是令人着迷的,但练琴又实在是一件枯燥而无奈的事,有多少名家在自己还是琴童时没流过痛苦的泪水?假如让跟儿子一般年龄时的我们在做完一天的作业后,不看诱人的动画片,不玩刺激的游戏,而要专心致志地拉一个多小时的琴,这样的日子我们能坚持多久呢?明知自己的孩子成不了小琴家,为什么又总在心里默默地期望他优秀、优秀、更优秀呢?这样要求儿子,是否过于苛刻呢?

      儿子酷爱四驱车,有时也因为玩得过头而耽误了做作业,但这样的情况毕竟不多,远不到“玩物丧志”的地步。想想也是,在这世界上,有几个男人没有动过拥有一辆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性能卓越的汽车的念头?作为一个小男人,儿子玩玩车型新潮、速度快得让人心跳加速的四驱车,不必花太多的钱,不必占太大的场面,不会弄脏衣服,划破皮肉,伤害他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非阻止他不可呢?

      儿子的每辆四驱车都是自己精心装配、认真调试的。他的车装得好、跑得快,常常可以引得周围众多小孩发出狂喜的尖叫声。于是,儿子“名声大震”,不少比他大的孩子慕名而来,让儿子给他们装新买的四驱车……

      我们总以为自己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学得不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也相当到位,但所有这些,为何在儿子面前就消失殆尽了呢?皮亚杰不是一再强调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是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吗?

      像几乎所有的父母亲一样,我们十分在乎儿子的学习成绩。说来也怪,看上去对学习漫不经心的儿子,成绩还过得去,班级里边排二三名,年级里面排十多名,这让表面笑意盈盈、内心多少有些遗憾的我们对儿子爱也不是、恨也不能!

      也许,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学生宽容一点,却总想对自己的子女严格一些,为的是能让他们更加优秀。然而事实是否如人所愿呢?相信不少人也会和我们一样:面对子女,苦笑连连。期望值越高,失落感越强,难道不是千真万确的生活哲理吗?

      儿子生活在我们这样的家庭,他不必为新学期交不起学费而向隅而泣,也不必为父母买不起小提琴或钢琴而黯然神伤。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衣食无忧的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父辈们所想象的那种快乐。那种幸福!

      社会给了今天的孩子无限的幸福,但同时也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远不是孩提时代的我们所能想象、所能承受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孩子漂游在幸福的海洋之中,又过早地陷入了不该由他们这个年龄所要趟过的沼泽……

      想着想着,我们的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长此以往,儿子会不会还有挂着腼腆、含着天真的笑脸?他是否会认可我们的反思。接受我们的歉意?

      愧疚之余,我们只想从心里说一句:儿子,我们希望你的身体健康一点、精神自在一点、个性鲜明一点、笑容灿烂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