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教子有4W法则,它的内容是: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Who)在一起,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什么时候(When)回家。中美之间的文化观念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在教子的某些方面,也有趋同的地方。 孩子不能没有小伙伴,没有小伙伴的孩子多半会性格怪僻,家长要多加开导,并设法让心地好而又诚挚的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多接触。孩子在选择小朋友时,一种是“性情相近”,说得来,合得来;一种是“能够互补”,你爱这个,我爱那个,你这两门课好,他那两门课优,互相吸纳,相得益彰。 孩子乐于和别人在一起,大方、谦让、和谐地与他人相处,这是其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小伙伴的孩子,自信心都较高。一些孩子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家长包办代替过多,不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缺少对自身能力的认识。而经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孩子,无拘无束,想方设法地游戏,在游戏中智力、体力的发挥与运用,互相领悟均在潜移默化之中。 家教的现实问题之一是,娇惯宠爱多,严格要求少。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甚至姑息、迁就其错误,缺乏必要的约束。孩子经常和谁在一起,对其成长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应有意识地指导孩子,要多接近头脑聪明、心地善良、待人诚恳、行为规范的小伙伴,而要远离那些狭隘自私、爱出坏招、极不礼貌、不求上进的小伙伴。孩子若经常与比他们大三五岁以上的人在一起,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弄明白他们爱在一起的原因,以避免自己的孩子受惑被骗,误入歧途。 孩子放了学,一般不愿意马上回家,他们要放飞心情,消除一下学习的疲劳。这时,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报摊处,在书店里,在回家的路上和同学随意地说笑,在超市买一点自己爱吃的食物……这一些,家长都可以放心。孩子“在什么地方”和“干什么”是不可分的两个问题,因为是孩子,他们好奇心强而法规意识相对薄弱,如果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钻进了游戏机室,很快上瘾,并难以自拔,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就可能毁在这里,无心上学,一心去玩,没钱去玩,邪念萌生,非偷即抢,触犯法律。如果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爱到没人去过的地方去玩,爱到没人光顾的地方涉险,则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社会安全,儿童走失,山谷迷路,破仓库点燃物起火,钻管道捉迷藏被捆,贪恋河边鱼滑下水,够风筝丧命高压线,种种意外事故,都由于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干了不该干的事。 必须让孩子树立定时回家的观念与习惯。这一点,对孩子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需要反复说明。当孩子外出时,家长的心理始终挂牵着他们。而家长下班按时回家,会给孩子好的影响。为人父母者如不时去泡酒吧,吃饭局,在外漂荡,想要求孩子守时,就缺乏说服力了。如果孩子要在外面参加什么活动,需要事先告知家人。这方面,不能放纵。孩子第一次任意超过常规晚回家,没有得到严肃的教育,以后则会更加大胆。孩子无所顾忌地晚归,甚至在外面过夜,不想面对的事情,就有可能发生。 “4W法则”公式虽然刻板,但回家晚的孩子可以有不同内容的填空,有的孩子热心于操办班里同学的生日宴会,有的孩子经常背着家长在外染上不良嗜好,有的孩子则单独或结伴在课外搞研究,发现了不少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