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良消费现象透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4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社会消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家庭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的消费。为了孩子的生活、成长和前途,家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这体现在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孩子们都有零花钱,花起来也比较随便。大多数孩子还能做到适度消费,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的消费明显地“出格”了,出现了令人担心的不良消费。

      某初中校一名住校学生,长期在学校附近小卖部买听装饮料代水喝,经常和一些父母是大款的同学在一起吃零食或下饭馆。由于花费大又没钱,他欠了食堂和小卖部600多元债。

      某小学生被爷爷奶奶娇惯,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家长给的钱不够用,便向同学索要,并偷拿家里1000元钱出走。

      某校一学生因父母不给买高档西服,竟手刃双亲。某区几个初中生凑了7000元钱买了一辆豪华摩托车并经常违章上马路兜风,其中一人在兜风时因交通事故而命丧黄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不良消费是指发生在与孩子身份不相符合,超出了一定范围和金额,从而会对孩子的品德、学业和前途产生不良影响的消费行为。

      实践证明,不良消费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它会使一部分孩子养成鄙视劳动、不珍惜父母钱财的不良品质,会养成他们贪图享受和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甚至会导致堕落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活生生的事例,严酷的现实,血的教训,深刻地警示着我们:是抑制孩子不良消费的时候了,是该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反思不良消费成因和对策的时候了。

      孩子的不良消费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来自家长方面的原因

      1.家长的补偿心理。家长过去的生活很艰苦,便在经济条件好转后产生了补偿心理,将自己童年失去的东西补偿在孩子身上。为了使孩子不受委屈,家长给他们零花钱很多,甚至成百上千的从不在意。这样就养成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完全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2.家长的惰性心理。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惰性心理,表现在既不给孩子安排早点,又怕孩子饿肚子,就随随便便地给孩子几元甚至十几元钱,至于孩子是否去吃早点则不闻不问,由此造成孩子把早点钱用于买零食、玩游戏机等。

      3.家长的奖励心理。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家长便以给钱的方式奖励他们,对奖励的钱家长又不帮助孩子妥善支配,由此产生孩子花钱的随意性,甚至为获得更多的钱而骗取奖励。

      4.家长的安抚心理。对孩子在旅游、探亲或学习用品等方面的过高要求,家长不能满足,便以给钱的方式安抚了事,使孩子在支配这些钱时出现失误。

      5.家长的消费心理。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收入提高了,家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在生活上高消费也无所谓,这种思想对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来自孩子方面的原因

      1.孩子的攀比心理。受周围环境影响,孩子在生活上与条件好的同龄人攀比,讲究吃好的和穿好的。家长对此不加制止,有的甚至在亲友面前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2.孩子的超前消费心理。个别孩子有吸烟、喝酒和玩游戏机等行为,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获取钱财。

      3.孩子对钱的依赖心理。一部分孩子从小就对钱产生了某种特殊感情,形成了“钱可换物——手里有钱存不住——每天必花,不花难受”的心理和习惯,长此以往,其不良消费的数量、范围和金额就会逐步加大。

      面对孩子出现的不良消费现象,家长应该认识到它的危害,克服各种不良诱因,加强对孩子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教育孩子珍惜家长的劳动和来之不易的钱财,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规范孩子的消费行为。

      家长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劳持家,适度消费,用良好的示范作用对孩子施加影响。

      家长还要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用青少年犯罪的事实警示他们,对孩子手中的钱和消费行为严格规范和管理,决不可大意和放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