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手机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所吸引。但随着青少年手机拥有率的提高,青少年“手机中毒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阿康是一名高三学生,他有一女朋友在广州,父母反对他在读书时谈恋爱,两人只有通过短信倾诉相思之苦。一天早上,阿康起床后觉得头晕眼花,右臂又麻又疼,根本上不了学。父母见状赶快带他去医院,在医生的追问下,阿康吐出了真相:原来前一晚上从8时多开始到12时多,他一直在给女友发短信,累了就躺在床上继续发,估计发了一两百条,结果第二天就成了这样。医生说,长时间发短信很容易导致手臂麻木、腕关节肿胀、手部动作不灵活等症状;而且频繁收发短信也会影响视力,特别是对仍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紧盯着一个小屏幕,对视力的伤害不亚于长时间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 学生小谢也经常用手机跟同学朋友聊天,平均每天发出50条的短信。曾经有一次,小谢因为欠费被停了机。“手机停机的时候,我就快疯了。”他说,“那天我正在上课,突然信息发不出去了,手机半天也不响一下,我突然觉得六神无主,心里好像一下子缺了很多东西似的,空荡荡的。”一下课,他马上跑出去买了一张充值卡,这才感觉心里踏实了。 广东省东莞市爱心心理咨询中心郝小红医生说,现在不少青少年因为过度地使用手机,使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的变化,要么言语粗俗、烦躁不安,要么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的表现。郝医生认为,“手机中毒”其实是一种过度使用手机产生的心理疾病,之所以容易在青少年中发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心智尚未发展健全,由于社会认知不足,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意识缺乏,很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且随着手机趣味性的增强,就更加使他们欲罢不能。郝医生说,“手机中毒”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其次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解决“手机中毒”的关键在于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生活的重心和方向,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家长和老师也应适当地对他们使用手机进行限制。“中毒”较严重者,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接受心理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