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好”是因为“不会教” 轩轩上初中以后,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爸爸对他讲了无数遍道理,也以利益相诱,轩轩就是不愿去学校。爸爸最后忍无可忍,终于吼叫着让轩轩滚蛋。轩轩说,学校我是不去的,叫我滚蛋你也休想。我还未满18岁,你有抚养的责任。“你不走我走!”爸爸摔门而出时,忍不住眼泪哗哗往下流。 轩轩家是单亲家庭。轩轩4岁时父母离异,一直是爸爸带轩轩。爸爸是大学老师,条件不错,可为了轩轩一直未再娶,里里外外做得很努力很辛苦,一心希望儿子成为优秀人才,可想不到儿子却连学也不想上了,而自己竟无计可施。他纳闷,邻居张教授夫妇教育儿子嗓门从未高过,也从不催着读书做作业。那孩子就是懂事,处处自觉,样样优秀。究竟是自己和张教授之间有差别?还是自己的儿子天生不好教? 现实中,家家户户家庭教育的水平和效果,高下差别确实很大。令许多父母困惑的恰恰在于:自己很努力,为什么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 有—个特级教师说过—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形成家教差别的因素应该有许多。就父母自身来说,除了有没有通过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以拥有真正高明的教育见识和眼光外,还存在着另—个重要的问题:家庭教育的能力问题。 家庭教育的基本能力包括哪些呢?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环境中的互动。对身为教育者的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能力应该包括三大内容:对孩子的洞察能力;对自己的自省、自制和自我提升能力;对环境的判断、选择和创设能力。 有本书叫《每个父母都能成功》,讲述的是北京通州李圣珍老师亲身教育实践的故事。李老师亲自接收过百来个被宣布为教不好的“坏学生”,这些学生后来成为充满希望的人,有的考上了重点大学。李老师非同寻常的成功,就在于她对学生非凡的洞察能力。 鼓励优点,永远比指出不足有利有效 中国有句老话:“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孩子是我们生养的,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了解呢?其实,这话既对又不对,要看从什么角度说。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情景: 恬恬早晨起床穿好衣服,坐在那里叫妈妈。妈妈催恬恬快点来吃饭,恬恬说:“你抱我下来。”妈妈说:“小学生了,还撒娇。要来不及了,快吃饭!”“你抱我!”妈妈急了,过来一把拽下恬恬,“啪啪”打两下屁股,“看你不听话!”恬恬委屈地哭了。 是恬恬不懂事不听话,还是妈妈不懂得恬恬的需要?早晨起来,父母想的是时间紧张,孩子想的是父母的拥抱。孩子需要通过肌肤接触切实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像这类情况,当然是做父母的要体察、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永远是最重要的。 文文拿出考卷让妈妈签字。妈妈一看,90分,就沉下脸来:“怎么才这么几分?”文文辩解:“我这算好的,我们班比我差的多了!”文文参加小学生象棋比赛,二胜四负。文文走出赛场,笑嘻嘻地说:“我又输了。”妈妈对爸爸说:“看你的儿子,怎么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文文的“算好的”,只是对“才这么几分’的反驳,只是想说明自己不差,他不愿爸爸妈妈把他看扁了,希望得到接受和肯定。假如文文屡输屡战,还真是难得的风度呢,难道不比输了就哭鼻子,再不肯比赛的表现好几倍?妈妈应该充分肯定文文学习、比赛中的积极和努力,鼓励他再接再厉。 孩子的话和行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父母未必清楚,所以要细心体察。 潇潇和丽丽是邻居,常常在—块玩。可自从两人上学以后,慢慢地,潇潇就不愿丽丽来自己家。每次丽丽来,潇潇的妈妈就问丽丽语文考了多少,数学得了几分,然后就数落潇潇:“你看人家多聪明,你怎么搞的?什么时候也超过别人一回呢?”潇潇不服气:“我也有比她好的时候。怎么总说她好?”妈妈叹口气说:“你画画好、做值日好算什么?正经的成绩好,那才是本事。”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主要表现在特点优长不—样。潇潇的长处怎么就不算本事?要说潇潇的语文数学成绩不突出,父母应该明白,这与自己提供的先天、后天因素有关,差距究竟在哪里,该检讨的是父母自己,把自己孩子的不足去和别人的长处比,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会打击孩子自信心,使孩子自卑。在孩子的问题上,成人的感受可不是随便能宣泄的。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优点,永远比指出不足有利有效。 玫玫的父母都是出身农村的新闻工作者。玫玫从小跟着父母见多识广,玫玫有什么需要,父母没有不满足的,就是不给零花钱。可是,玫玫三年级时,妈妈发现玫玫常常偷偷拿家里的钱去外面买东西吃。妈妈又急又慌,女儿怎么会做这种小偷小摸的事?妈妈对玫玫说,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只要是正当要求,爸爸妈妈一定满足你,但绝不能自己偷家里的钱去买。小时候小偷小摸,大了就可能做大贼大盗。玫玫唯唯称是。可不久,玫玫又偷偷拿钱买东西。如此来回地教育了几次,玫玫总是时好时坏的。爸爸妈妈真的害怕起来: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女儿怎么会有这种不良嗜好呢? 玫玫的父母出身农村,他们把艰苦朴素看作美德。小孩子吃的穿的玩的都有,没有必要给零花钱,不能让他自己花钱,否则,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由奢及俭难呀。 这道理看起来很对,其实未必。 首先是,孩子生活在市场经济下的花花世界,所受的诱惑很多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又强,要抵制这些诱惑,光靠不给钱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