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大学生是怎样炼成的?

作 者:
陈晖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莫愁

内容提要:

当人们忙于教学龄前的孩子识字时,当人们忙于为上学的孩子请家教、上培训班时,当人们把眼睛盯着孩子的分数时,有这么一位家长,在孩子分数并不高,甚至是年级倒数第几名的情况下,她还是默许孩子“偷工减料”,她把精力放在引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上。她这样做,不但异曲同工,而且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就由这位家长谈谈——少年大学生是怎样炼成的?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儿子15岁,今年上完高二就参加了高考,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但儿子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种百考不倒的神童,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并不是一直很突出,有时甚至很低。他小学二、二年级时,分数很高;三年级以后,数学考分是不稳定型,忽高忽低,有时连班平均分都达不到,语文成绩则是稳定型,大都是近90分;小学毕业考取了名牌中学——南昌一中外语班,成绩一直是倒着数,初三时才接近平均分数线;高一时一举进入优秀行列,到高二时已是名列前茅。

      我的原则是:不重分数重能力。我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还注重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早期教育,挖掘智力潜能

      我非常认可早期教育的作用,这主要是缘于狼孩给我带来的启示。印度狼孩由于四岁前与狼生活在一起,缺乏人的生存环境,结果无论怎样训练,他都不能恢复常人的智力了。这说明早期教育确实很有必要。

      对于早期教育,有些人单纯地把它看成了学习知识和培养特长,于是,一些孩子在家长的要求下,整日奔波在一些学习兴趣班、特长培训班之间,弄得孩子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快乐,甚至有的孩子因不堪重负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增长。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关键是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知识的学习,或因为忙于事务,缺乏耐心,在无意中使孩子的好奇心受伤害,后果就是让孩子丧失掉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因此,与许多家长做法不同的是,在孩子学前期,我没有忙于让孩子学识字,也没有强逼孩子去上他所不爱的特长培训班,而是把精力用来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发孩子的求知欲,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等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有限的知识这两样,孰轻孰重那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还在幼儿期,我就常常带他走向大自然,让孩子通过观赏自然风光来增长见识。这时,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他什么都想知道,总是有无数的问题要问,对此,我总是耐心地回答,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见到天上飞翔的鸟儿,他就要问:“鸟儿为什么会飞?”我就耐心地告诉他:“小鸟会飞是因为它们有翅膀,它们用翅脚拍打空气,就能飞起来的。”

      我时刻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启发孩子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从而引起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如叫孩子把白糖放进白开水中搅拌,然后让孩子观察白开水中已见不到白糖的现象,再让孩子尝一尝白糖水的甜味,然后告诉孩子有甜味是因为白糖仍在开水里,只不过变得很小了,小得看不见,这种现象就叫溶解。

      我还引导孩子做实验,以满足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如让孩子种绿豆,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孩子用放大镜在太阳底下点燃报纸;让孩子养蚕,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养小蝌蚪,观察小蝌蚪四条腿逐渐长出的过程,等等。

      我给孩子充足的玩的时间,因为我知道,孩子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世界的认知过程。而且孩子在玩中,还可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等。因此,我放手让孩子玩沙、玩水、玩折纸等,从不因为顾虑孩子会弄赃或弄湿衣服而限制孩子玩。

      我还适当地引导孩子去玩。比如,在对孩子玩具的选择上,我很少选择那种高档的电动玩具,而是尽最选择那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玩具,像积木、积塑、橡皮泥之类的。

      通过我的努力,孩子的智力潜能得到了很好的挖掘。他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好习惯,这为他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不重分数,发挥个性优势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精心的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需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而同样,人是有个性的,因此孩子们需要个性化教育,需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把他们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但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模式化的教育。同样的教材,同样的作业,同样的试卷,还有同样的要求,就是要求孩子考高分,夺名次。在名次和高分的要求下,孩子们整天奋战在题海之中,长此以往,很容易压抑孩子的个性,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使一些孩子成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我非常赞成根据各自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应把分数看成唯一。因为当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可以发挥孩子的学习潜能,成绩终将会上去。

      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分数很高,但重复的家庭作业占据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对此,我很担心,如果这样下去,也许他的考分会很高,但整天忙于做作业,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没有时间思考,这样很容易变成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从三年级开始起,孩子做起作业来就会打折扣了,而我便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因为我仔细地分析过了,像数学,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过简单,如果硬逼着孩子做,只能让他生厌。尽管三年级后,他的考分并不是很高,但我觉得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应该把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尤其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