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往往能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现问题,冲破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造就一代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可是人们的知觉一般都好像一张由已有的知识和观念构成的“坐标图”,图形的大小也就限定了知觉的范围。至于其余的信息,我们却毫不在意地让它们悄悄地溜掉了。习惯的态度、评价、感觉以及公认的观念和见解的深信不疑等都会影响知觉。人们发现新东西,发现以往没有掌握的东西的能力不只是观察力的问题。这种目光的“敏锐性”,并不是由于视觉特别敏锐或者视网膜结构特殊,而是由于思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们观察事物不只是用眼睛,而更主要的是用脑子。因此,我们就要培养孩子在人们司空见惯之处,打破常规,冲破障碍、发现问题。开水沸腾,水蒸气冲顶壶盖,人人皆见,习以为常,瓦特恰恰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明了蒸汽机。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发现了冬季里小朋友们戴的手套总丢失,她萌发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念头,发明了“藏在衣服里的手套”,把衣服上的口袋变成了手套的形状,一举两得。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发现火柴点燃后,火柴杆扔掉了太浪费,发明了“双头火柴”,节省了原材料。 二、探索问题的求异性 事实上,在我们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中国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也许是基于一种惰性,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单一的、可成为“模式”的思维线路。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轻车熟路”,但这常常会使人的头脑僵化,磨灭我们的创造力,从而使我们的视野过分狭窄。求异思维就是要关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特殊性,发现事物现象、本质的不一致性;喜欢标新立异,不盲目崇拜权威。曹冲应该说是求异思维的典范。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最初想到的只是称。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称,称大物用大称,而今要称大象,就要找更大的称。在新问题面前,按常规就无计可施。曹冲则不然,他多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船的浮力,用石块代替大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大象的体重。红砖是人家司空见惯的物体,它有什么用?多数孩子都会说可以盖楼,可以铺路,可以砌墙,这都属于红砖的常规的用途——建筑材料。此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突破习惯思维的约束,不依常规,找出基本用途之外的答案。如:可以砸核桃,可以练臂力,研成粉末可以做涂料。塑料拖鞋穿前不穿后,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发明了拉链拖靴,使拖鞋的前后可以随意变换,延长了拖鞋的寿命。在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上,教育者就要激发孩子这样的创造意识,培养孩子敢于质疑的精神,不要被条条框框和标准答案所限制,不要人云亦云,要“不惟上,不惟书,而惟实”。 三、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解决问题的独特性,就是说一个人的思维能够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消极的心理定势的阻碍,用新颖或异常的方法获取新鲜的、不同一般的见解,从而解决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设计训练思维独特性的练习,如作文题《雪》,描写雪的洁白、柔润、无私以及“瑞雪兆丰年”,是学生熟识的主题。如果教师能从逆向思维进行启发,学生思路就会开阔。大雪之后,一片晶莹,白雪美化了万物;另一方面,白雪也粉饰了阴暗面,太阳一出,冰雪融化,断垣、残壁、垃圾、污垢各显原形,由此生发了不应为假象迷惑,不应掩盖矛盾的主题,使文章增添新意。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使考生的想象记忆、创造记忆有了用武之地,创造力、想象力张开了翅膀。 创造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绝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仅属于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让我们“敢入未开化之边疆,敢探未发现之新理”,开拓创新,造就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