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才能使教育的效果得到加强。但是目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得如何呢?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误区 现代家庭教育的职能是十分明确的,即教孩子学会“做人”、奠定孩子人格形成和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是智育,这使得家庭教育的内容大大缩小,尤其表现在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和儿童社会化培养的任务逐渐弱化,导致孩子人格的缺失。 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要求家长介入学习过程,例如有的要求家长每天检查作业并签名,有的要求家长每天出一定数量的题目给孩子做,有的甚至要求家长给孩子请家庭教师。家庭教育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分数指挥棒转,学校把本应承担的智育的职能部分推给家长。 有些父母本身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为推卸思想、放任思想和畏难思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孩子有了问题,不从自己寻找原因,而一味地责备学校和老师。 本来,学校教育应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孩子的德育,系统地进行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但是,学校自己分内的工作没有做好,反而去教孩子做家务,学烧饭,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工作。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1.优势互补 首先,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各自的任务和内容,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明确双方的责任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替代性劳动。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调整,从而避免相互推诿以及教育上的疏漏和真空。 其次,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家庭与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根据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来分工。如情感的感染性、鲜明的针对性、天然的早期性等,属于家庭教育的优势;而学校教育的优势则是目的性、系统性、专业性。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中达到教育的协调。 2.互相合作 一个极富舞蹈天赋的女孩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学校也特地为她配了优秀的舞蹈老师来指导她,鼓励她向这方面发展,但学生的家长却坚决反对,认为一切以文化课学业为重,“艺术当不了饭吃”。面对学校亲爱的老师和家中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父母,女孩很迷茫:我到底该听谁的呢?教育迫切呼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首先,要开通家校联系的渠道。家校联系的渠道分为集体联系方式和个别联系方式:集体联系方式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是家长了解学校、老师、班级及孩子在校表现情况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联系所交流的内容是极为狭隘的。家长会常是伴随着大规模的考试而召开的,所以,家长会的内容虽然很多,但真正的核心却只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在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今天,这种交流的片面性不言自明。 个别联系方式一般为日常联系,有家访、电话、信访和电子邮件访问等,这是教师或家长根据个别学生的教育问题而展开的个别交流。家访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与家长联系的方式。教师通过登门家访,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成长的各种背景,而正是这些背景奠定了孩子早期发展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最有效。家长亦可借机通过教师,对学校教育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今天的家访却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独生子女现象导致生源不足,学生居住相对分散使得上门家访效率较低,实现困难;家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难以取得家长的信任,经常遇到家长反应冷淡的尴尬氛围;更有甚者,教师打了电话预约,但到了学生家,却是“铁将军把门”,交流被人为隔断。 显然,当今家校联系存在着交流内容片面、家长被动和双方交流诚意不足等问题。由于家校双方对教育的片面理解,交流内容严重“重智轻其他”;由于尊师重教传统的负面影响,学校的教育权威地位根植于家长和学校的意识中,家长处于交流的被动地位;双方交流诚意不足,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教育的优越地位使学校觉得家长没有参与学校事务的必要;二是教师对来自家长的抱怨有抵触情绪;三是家长除了孩子的学业状况,对学校其它方面几乎一无所知,感到双方之间跨着一道鸿沟,难以对其产生信任感。 鉴于家校联系工作的重要性,必须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同时入手,加强学校开放力度、做好教师和家长的培养工作。加强学校开放力度,就是学校在现有的诸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开放措施的基础上,邀请家长参与对学生要求的制定与执行;向家长开放教学过程,欢迎家长走进课堂;向家长开放学校管理工作。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一要使教师明白,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二要使教师做好开放课堂的心理准备,在开放的课堂中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三要使教师明确家访的重要意义。四要使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 做好家长的培养工作,就是以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努力使家长明白,智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向家长解释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施方式,努力纠正家校联系中家长偏重智育的倾向,让家庭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家长培训可以是学校开办短期培训班,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家长咨询委员会,随时为家长排忧解疑。 其次,可以成立年级家长指导小组。 家长本身也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并未很好地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学校与家长工作至多只局限于联系和沟通,家长只是学校教育的旁观者或辅助者,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学校教育,成立年级家长指导小组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