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一点“智者之爱”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教博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极力反对留钱给子孙。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寥寥数语,充满理性思考,可谓金玉良言。

      在外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哈里和卡丽娜娅是一对恋人,他们分别是勒克菲尔公司和西凯尔公司董事长的孙子和女儿,两家的财富能养活大半个纽约市。可是,这两个年轻人为了交付哈佛大学的学费,每至假期,都会到曼哈顿码头找最脏最累的活去干,而且毫无怨言。

      从理论上讲,个人辛苦积累的财产究竟应该用来“泽被后人”,还是用来“普渡众生”,或作它用,委实难有定论。只要合情、合理、合法,我看都无可厚非。而从表面上看,林则徐以及美国的两位富翁不留钱财给子孙,坚持让后人过平常的日子,白手起家,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也似乎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的确是“智者之爱”。李嘉诚先生说得好:爱孩子,就应该要求孩子做到“富而不污”“富而有义”“富而有志”,就应该有意识地叫孩子经受一定的贫穷和饥寒,磨难和委屈,叫他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这样才能使他们成年后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强者独立的人格迎接生活的挑战。从中外名人的“爱子观”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表面上的“残酷”和“无情”,恰恰蕴含着他们对孩子最深沉、最理智、最科学的爱。

      与此相比,现在有些父母的做法却让人感到悲哀。他们对孩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唯恐不周。据某报载:在深圳,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富翁,他们的子孙不读书、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被称为“四不青年”。这些艰苦创业终获成功的人们,如今一定要让儿孙们感觉生活的“甜蜜”,成为“幸福”的一代。至于他们将来会不会成为五谷不分、指鹿为马、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那就不管了。反正老子留下的钱够他们享用几辈子的。正是这种畸形“爱子观”的影响,不少孩子变成了“小皇帝”或“小公主”。他们长期享有“特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心中唯有自己,不知关心他人。他们得到的太容易,没有体验过经劳动、努力后产生的幸福感,因而冷淡,不近人情,他们没有经过磨练,面对困难时,不是惊慌失措,就是怨天尤人,这正应了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的一句话:“过分的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残酷的毁灭。”

      笔者认为,条件好了,可以用优秀的书籍、先进的设备来帮助子女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的能力,这样家庭才能有后劲,有希望。否则,金山银山,也有被挥霍一空的时候。俗话说“穷无根,富无苗”“富不过三代”等等,就是这个道理。但愿所有的父母能“以子女的长远计”,从中外成功家长前瞻的眼光里悟出点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