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40年间形成的原有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相当大的变化。随着大规模引进外资及沿海地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的实施,传统意义上的矿产资源、耕地资源、第Ⅰ、Ⅱ生物资源等曾经是中外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其地位和作用正在下降。就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资源型产业的衰减趋势已经在我国出现[2]。客观评价中国山区资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走出传统资源开发的“陷阱效应”[3,4],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 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象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2)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开发利用的资源不同;(3)同种资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用层次、程度、模式不同。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第Ⅰ类生物资源(主要是维持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资源:如粮食作物、牧草、林木、渔业类),不论对人类生存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核心和主导作用,随之矿产资源、第Ⅱ类生物资源(主要是工业原料型资源:橡胶、棉花、麻类、烟叶以及微生物等)、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登上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进入工业化后期,第Ⅲ类生物资源(主要是特色生物资源:如天然生物化学类、天然生物医药原料、生物基因库资源等)、新能源(太阳能、核能、水能、地热能等)、用于新材料的矿产资源(稀土金属、贵重金属等)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 图1表明了资源与产业演进之间的一般模式,即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趋于多元化,资源利用向着多样化、多层次复合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图1 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支撑体系的一般模式[1] Fig.1 Perspective model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2 中国山区资源开发贡献度的辩识 2.1 山区资源评价的指导思想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对资源的评价应以时间尺度为基准,中国山区自然资源价值的综合评价应寓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中,解读山区不同类型的资源在不同的时间维上的利用层次、程度和价值的差异,明确不同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进步的贡献度,客观地判别山区自然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明确山区资源开发的时序安排。 2.2 山区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目标体系 资源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评价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素质和价值取向;也涉及到评价对象自身在时间维上被利用的客观价值与效益以及空间维上的分布特征、组合规律。其中有些是显现的,有些是潜在的。我们结合国内产业结构新变化[2],在上述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中国山区自然资源贡献度评价体系。 2.2.1 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资源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一般规律,同时结合当代自然资源利用特点,以此作为确定某种或某类资源相关重要性的依据。该评价体系从宏观战略上指明了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了评价的资源对象和层次。
图2 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Fig.2 Indicators of resources assessment system 2.2.2 资源评价的目标体系 根据图2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当代山区各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客观判断,即对山区资源重要度(贡献度)的评价。我们主要从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持续性四个层面进行判断,并以定量指标加以界定。 2.3 资源评价方法 PATTERN是Planning Assistance Through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Relevance Numbers(相关数技术评价的计划辅助)的缩写。应用PATTERN法对系统进行评价分为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首先列出所要评价的目标。然后从总目标逐步向下,按照时间开发先后,把评价目标排列成树状。最后是重要程度评价。在各阶层上对同层次目标进行重要度评价,属于同一层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归一化处理。最后,根据开发能力和现状与目标作比较,以选择开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