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呈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各环节垂直功能分工的全新特点,国家经济日益纳入到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城镇体系开放性增强。城市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区域传统资源赋存对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制约作用比以前相对弱化,国际、国内市场要素的影响加强,而且城市对区域的中心作用包含了诸如生产组织管理、信息交换中心等更广泛的内容。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中心城市参与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地位与程度以及占有、处理和支配资本和信息的能力[1]。城市区域是经济区域化的空间表现,区域城市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准确的反映。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进入加速城市化时期,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已由1990年的26.41%上升到2000年的36.22%,城市数量由1990年的467座增加到2000年的663座,其中人口规模100万以上的城市数量由1990年的31座增加到2000年的40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城市日益成为了组织、带动、服务于区域的中心,并且大城市支配着中国城市的发展[2]。随着城市经济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中心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张,形成了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域紧密联系的城市区域,即都市区和都市圈,城市区域化现象明显;即将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等4个大都市连绵带[3],区域城市化现象突现。因此,分析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的特征和原因,对新时期我国城市化政策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及其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运用指标法、指数法、因子分析法和图论原理等定量方法、原理,针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等,着眼于东、中、西三大地带和省(市、区)空间尺度进行了研究[4-6]。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和政界掀起了研究中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的高潮[6],其中关于城市发展空间差异的研究明显增多,并呈现出新的进展。首先,在方法论方面,除了继续沿用两种极端的方法论,即对假设的全国范围的“不均衡”现实状况进行单变量分析,以及对省区或等级稍低的地区进行详细情况的研究以外[7],全国尺度的多指标综合研究方法论已经用于城市力(经济影响力、竞争力)和城市中心性等方面区域差异的研究[6,9-12]。其次,在空间尺度上不仅继续进行东、中、西三大地带、省(市、区)间空间尺度的城市发展空间差异研究[9-16],而且对国家重要的城市密集区内部城市发展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17-20],此外,还着眼于个体城市对其进行总体发展评价和国际比较研究[21-24]。第三、关于基本空间单元的选取,已有研究认为,省(区)是进行中国宏观尺度区域差异研究最有意义的空间单元,除非构建了相似尺度的空间单元;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过于笼统,信息的损失量大,在区域差异分析中不宜采纳[8]。为了消除直辖市与其他省级行政区在地域范围等方面的悬殊差别,也有研究者把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等4个直辖市权且分别并入紧邻的河北、江苏和四川省进行考察[14]。第四、文献对数据来源的评估认为,当需要全国数据资料时,因为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缺乏明确的边界以及精确计算小城市数据的各种困难,县级数据的可得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受到了限制,采用专区(地级市)数据比县级数据具有独到的优点;而且用与不用小城市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相似的[2,8]。此外,反映空间联系方向与强度的指标变量及数据也得到特别重视[12]。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作者试图以中国1990年29个和2000年30个省级行政区为空间单元(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因数据缺失没有纳入分析),拟选取25项表征当代城市集聚、扩张、增长和控制等方面能力的城市发展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和层次聚类,从城市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城市集群发展特征的空间差异和城市发展速度的空间差异等三方面反映1990年和2000年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以及研究时段前后的变动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为了消除省区之间固有的地域范围、总量等方面的悬殊差异对数据分析的影响,所选取的指标基本上是密度指标、人均指标和结构指标,包括省区城镇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第一大城市人口数量、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密度、人均城镇建成区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人均客运总量、人均货运总量、人均邮电业务总量、每万人高等学校数量、每万人科研机构数量、人均城市GDP、人均企业利润总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研究与发展经费、职工人均工资、人均利用外资总额、人均对外贸易总额、人均旅游外汇收入、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比例、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等。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1、200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1)》; 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2001)》。其中科研机构数量和研究与发展经费两项数据为县级以上政府所属机构的数据;直辖市的城市密度以其所辖区数量计算。区域具有多尺度的特点,因为大部分指标的原始数据为地级以上城市(辖区)市区数据,所以省(区、市)就可以看作是包含了若干地级市(辖区)的城市集合体。 对1990年和2000年两个城市发展统计数据样本的主成份分析显示,两个年份因子对原始变量具有相似的载荷,萃取其中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75%的3个因子作为主成份。1990年和2000年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4%、24%和9.1%:51%、21%和10%。第一主成份在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密度、人均城镇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客运总量、人均货运总量、人均企业利润总额、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比例等指标上有很高载荷,概括了区域城市发展集聚特性,命名为集聚性因子;第二主成份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第一大城市人口数量、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人均研究与发展经费、人均高等学校数量、人均科研机构数量、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人员比例等原始变量上有很高的载荷,是区域城市创新网络完善程度和创新绩效的综合反映,称之为创新性因子;第三主成份概括了人均利用外资总额、人均对外贸易总额、人均旅游外汇收入、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铺装道路面积等原始变量的信息,是区域城市对外开放设施水平和能力的反映,称之为外向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