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景观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蒙吉军(1971-),男(汉族),甘肃张掖人,博士,主要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E-mail:jijunm@urban.pku.edu.cn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北京 100871;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李正国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北京 100871;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中国沙漠

内容提要:

利用1995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对河西走廊近5年来景观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为判断出区域景观类型变化趋势,研究从区域背景变化格局分析入手,对区域内部变化斑块的几何特征、变化数目及与GDP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河西走廊景观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时空相关性,进而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来推导了斑块变化的内在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①引起耕地斑块转出的因于是农牧投入—产出的增加,水域斑块转出直接与渔业产值有关,未利用地斑块转出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播种面积增加相关,林地斑块转出的因子是农业产量和工业产值的变化,城建斑块转出与农民收入低、城市化水平有关;城镇用地斑块转入是工业产值增加的结果,草地、林地斑块转入的因子是农业投入的增加,耕地斑块转入与农民收入增加有关,水域斑块转入直接因子是渔业产值增加。②结合驱动力类型分析,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最优经济福利及粮食安全驱动作用下的结果;草地、林地鼓开垦,耕地增加主要是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的结果,最优经济福利驱动有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城镇用地增加主要是最优经济福利驱动的结果;在生态环境脆弱及其外部影响强烈的地区,林地被恢复重建和一些未利用地被充分利用,主要是环境安全驱动作用的结果。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

      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着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利用是这种作用的主要形式,而其直接结果是地表覆被状况的改变[1~4]。目前,人类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都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有关。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变化,也就是景观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景观变化主要体现为景观单元在面积、类型以及空间格局上的变化。以往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多注重景观单元面积、类型以及格局的变化[5~12],而对其变化驱动力研究较少,在探讨变化时也主要是借助定性描述和统计学的一些指标,分析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方法不够完备,因此如何准确地分析景观变化驱动力,是景观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科学和实践意义。目前,已有的驱动力分析主要是基于面积的景观变化[13],本文尝试在区域尺度上进行景观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1 驱动力类型综述

      景观类型驱动力分析之前,有必要在宏观上对可能的驱动力层次和类型加以阐述。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是多方面的[13~19](注:龙花楼.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报告,2001.),目前多从经济行为、社会行为及自然行为等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1.1 经济行为驱动

      经济行为驱动又分为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和最优经济福利驱动两类。

      (1)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经济基本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状态,土地产品商品率低,工商业不发达,土地利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土地的直接物质产出,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最优经济福利驱动。在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地区,人们开发利用土地主要是为了市场交换。土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供求状况和比较效益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故又称经济福利驱动。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由于比较经济福利驱动,耕地被非农产业占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上述两类经济行为综合影响下,往往造成景观斑块面积、数量以及类型变化。

      1.2 社会行为驱动

      社会行为驱动又分为环境安全驱动和食物安全驱动两类。

      (1)环境安全驱动。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活动改变地表覆被状况,由此产生许多负面的环境效应,如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土地生产力的降低是土地利用本身所受影响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的环境退化甚至造成景观的一种或多种可利用属性的丧失,迫使人们改变景观利用类型,以恢复和保护人类生存所需的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于是景观的环境收益开始受到重视。在生态环境脆弱及其外部影响强烈的地区,这种驱动力尤其重要。由于景观的环境收益具有强烈的外部性,所以以改良环境为目的的景观类型变化主要是宏观主体(政府或集体)的行为。

      (2)食物安全驱动。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土地是食物生产的最终源泉,在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保证一定的农业用地和基本的食物供给,直接关系着国家或集体的生存安全。因而,政府的农业和土地保护政策构成了景观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耕地稀缺地区和重要粮食产地,耕地的保护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1.3 自然行为驱动

      自然条件的变化也是景观类型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但由于短时期内,自然条件变化一般比较稳定,而对于大的时空尺度景观类型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效应,在较小时空范围内的景观类型变化则显得随机性过强。考虑到本文研究时间尺度过短,因而对自然行为驱动力只做浅层次分析。

      2 研究区及数据

      2.1 研究区

      河西走廊系指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亦称河西地区),在国外的地理文献中,则称之为甘肃走廊。行政上包括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和嘉峪关5个地级市,20个县(市、区)。东西延伸1100km,面积27.6万,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以上,总人口468.05万[19])。自然景观由三部分组成:南部是高峻的祁连山,是走廊重要的水源地和涵养林景观;北部是长期剥蚀的低山残丘,主要是沙漠和戈壁景观;中部为走廊平原地带,被大黄山和大黑山分为三大水系(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流域),发育了众多的大小绿洲,成为走廊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总体看来,河西走廊自然格局不均衡,生态系统相当脆弱,尤其是水资源紧缺,制约着区内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目前,各类荒漠化土地达5.03万,占土地总面积的18.3%。

      随着全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河西走廊将成为开发大西北的纽带和依托,“再造河西走廊”将成为历史必然。同时,走廊也将面临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任务。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景观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途径,制定生态安全战略,以实现走廊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