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79(2003)04-0038-06 1 边境区位及有关理论的评述 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来说,区位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1],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2]。边境区位是人类社会众多区位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受制于国家边界效应的影响,[3]在不同经济体制、文化、社会结构、信仰、民族、语言的边界两侧,国家边境地区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关系。从区位理论的角度研究边境区位的目的,就是要克服边境区由于关税、过境手续等经济区位因子带来的空间距离的延伸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信仰、语言、民族、宗教等非经济区位因子带来的社会、心理距离的延伸,利用边境区经济社会的梯度势能、过境需求、企业市场拓展等区位优势,加强边境区经济合作,形成跨边界的区域经济联盟,促进“边境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传统区位理论虽没有关于边境区位的系统论述,但关于边境区位问题的研究仍散见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的阐述之中。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和经济合理性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式。但在边境区,社会政治因素对中心地系统的空间组织影响巨大,存在着“社会政治分隔原则”。该原则在空间组织过程中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国家的安全与主权”是边境地区中心地空间组织所遵循的唯一原则。因此,位于边境地区的中心地市场区被边界分割,从而降低了中心地的核心地位,使商品服务范围缩小,限制了边境地区中心地的发展[4]。 廖什将边境区看成是“在复杂困难条件下的经济区”。他认为在政治边界与经济边界不相一致的情况下,受政治边界效应的影响,市场区将发生变形,市场区的扩张将非常困难[5]。他将边境区位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关税、边界两侧不同的语言、习俗、民族精神、公共契约的差异,尤其是边境地区往往是国家间军事冲突的易发地区[6]。吉尔什(Giersch)发展了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边境区位理论,他认为越是在国内拥有较大市场区域的企业,向边境区位移的可能性越小。他在研究欧洲边境区时发现,企业集聚现象发生在国家内部层次上,在国际层次上,离心现象明显[7]。 传统区位理论学者虽然洞察到了边境区位具有有利的一面,如克里斯塔勒认为在稳定的边境区,中心地将在贸易活动、物品短缺和征收关税中获得发展经济的有利方面,同时,边境区位也为中心商品的服务范围扩大到邻国提供了条件;廖什通过研究瑞士-德国和美国-墨西哥边境区时发现,边境区将在跨边界投资中因为可以避免关税而使企业获得利益。但是,在总体上传统区位理论过分强调了边界效应的消极影响,使边界两侧的经济活动交往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加大,交易费用增加,其经济联系的密度明显小于一国内部经济联系的密度(如图1)。总之,传统区位理论关于边境区位的描述仅仅局限于内生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对边境区位的影响,外生经济变量对边境区位的影响并未被纳入分析的范畴,忽视了边境区位再创造的过程,因而是不完全的边境区位理论。
图1 边界对经济联系密度的影响示意图 2 边境区位再创造的动力机制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边境区位再创造就是提高边境区的空间可达性,为跨边界的边境经济合作提供基础。首先,边境区经济合作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边境地区取得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它的高级形式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因而它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欧洲和北美边境区再创造和边境区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边境区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着再创造。其次,二战以来,网络和技术变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愈来愈多学者的重视。各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越来越从“增长极”理论的大企业的扩散效应带动边缘区域经济增长转向挖掘边缘区内部经济增长的潜力,即区域内生潜力(endogenous potential)上来[8]。也就是说,边缘区经济行为体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当前,企业组织和企业行为的变革将更有利于边境区经济合作。再次,在新的国内社会经济矛盾中,各国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适当分散和下放权力,使区域和地方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中介功能,因而,区域和地方政府以及中介机构在边境区位再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2.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象[9]。作为国家间政治分隔线的边界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势必由经济的“分隔线”向经济的“接触带”演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国家间贸易的增长,使过境需求更加旺盛,这将促进边境地区交通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网络的完善,并引起国家政府对边境地区政策的改善,促使边境地区由“边缘区”转变为“核心区”。例如,法国阿尔萨斯与邻国瑞士巴塞尔及德国卡尔斯鲁厄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正是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与瑞士和德国边境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使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较大发展[10]。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往往是贸易促进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FDI)这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对国家和区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推动了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跨国企业为拓展国际市场,也就有促使经济向邻近国际市场的区位移动与集中,使边境地区成为跨国公司的集中区之一。反过来,FDI通过技术、技能、知识、管理、资本与受资国企业的前后向联系将影响国内经济,使国内经济产生外溢现象。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具有空间邻近性的边境区将是经济活动外溢的主要接受者。这就促使具有国外市场拓展动机的跨国公司在边境区选址[1]。发展中国家政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往往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并给予较大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