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时空特性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长征(1972-),男,山东茌平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wangcz@igsnrr.ac.cn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刘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原文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内容提要: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从时间角度看,人地关系的演化可分为5个阶段:混沌阶段,原始共生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顺应阶段、大规模改造阶段和人地协调共生阶段。在人地关系演进过程中,“人”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人地关系,并且“人”与“地”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是与特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根据区域间人地系统要素空间流的性质和方向,区际关系可分为封闭式、掠夺式、转嫁式、互补式等4种类型,当前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现在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局部地域3个不同尺度上。为协调区际人地关系,在优化区内人地关系和公平原则条件下,应强调共同利益和跨地区补偿的理念。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4)01-0007-05

      人地关系问题,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化的。以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传统领域[1]。吴传钧先生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并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要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全国的或区域的人地关系系统的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2]。全面分析人地关系的特性是对人地关系认识优化的前提,许多学者提出了人地关系多重性、异地相关性、异时相关性和人地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等诸多特性[3,4]。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影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5],这充分说明了人地关系的时空特性。研究历史时期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地关系的演化及其空间特性(时空特性),有利于对当代人地关系现状及各种矛盾的正确认识和分析,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人地关系的演化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6]。人地系统的演化取决于人类及其周围环境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可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 混沌阶段

      猿人从类人猿脱胎出来以后,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制造原始工具,并通过劳动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由于他们的数量少,加之除了原始的狩猎采集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那时人类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对环境也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它尚处在一种对自然的屈服状态。真正的人地系统还没有形成,人类还未完全从环境这个客体中分离出来,人类活动是自然环境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是直接消费者。这一阶段称为混沌阶段(图1.A)。

      1.2 原始共生阶段

      在新旧石器时代,随着工具的改进和火的利用,人类的生活有了较大的保障,人口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人类从环境中彻底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于环境完全独立的主体。尽管当时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深度有所增加,但仍没有超过自然环境的生态阈值,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结构,人类仍然保持着依赖于环境的直接消费者的角色。人类、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很强的自动均衡机制,这时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原始的协调关系。此时,人地系统正式形成,但演变规模小、速度缓慢,处在演化的低级阶段(图1.B)。

      1.3 人类对环境的顺应阶段

      从青铜器时代开始,经过铁器时代,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人类开始逐步摆脱对自然的依赖状态,从对环境的直接消费者转变为对环境的改造索取者。人类通过对环境的改造索取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创建。同时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改造能力在局部范围内超越了环境所能容纳的限度,导致环境进行了“报复”,结果使一些古代文明衰退甚至毁灭。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人类仍遵循了自然界的组织原则,没有从根本上破坏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人”与“地”之间矛盾也仅限于较小的区域范围内,这一时期可称为人类对环境的顺应阶段(图1.C)。

      

      图1 各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示意图

      Fig.1 Sketch of human-natural relationship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eras

      1.4 人类对环境的大规模改造阶段

      300多年前,人类开始进入以化石燃料为主的工业大发展时代,生产力获得了迅速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特点为: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具有脱离资源环境约束的倾向;利用的资源主要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迅速恶化。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超过了农业经济时代。由于对自然进行了大规模地开发和肆意地掠夺,对环境进行了强烈的干预,结果是在促进人类文明快速进步的同时,自然环境出现了超载并遭受到极大的破坏。表现出资源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等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新特征,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到了空前尖锐(图1.D)。

      1.5 人地协调共生阶段

      当代社会面临着严峻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全球性的尖锐问题,它和人口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各种问题交叉,使人类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在对传统观念指导下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反思后,人类认识到通过高消牦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摸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地关系系统的内涵也随之演变为全球的或区域范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RED)协调的问题(图1.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