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

——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作者简介:
香港大学地理系,香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郑艳婷(1979—),女,山西繁峙县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城市地理研究。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多种动力的复合 作用下,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 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 域类型。在广泛地辨识国内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将其纳入“半城市化地 区”的概念范畴内,并提出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等4个层面来构建半城市化地区 的判别指标体系。本文还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从经济、产业、人口、就业、土地利用 、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对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剖析。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章编号:1000-0585(2003)06-0760-10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受“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等分散化的农村工业化政策的影 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发达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 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国际学术界称之为半城市 化地区。该地区的特征是:产业结构和就业构成的非农化水平已相当高,但产业、人口 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仍比较低,并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独特区域景观 。

      综合分析我国城市化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趋势,参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 般经验和规律,可以认为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且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关键 时期。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54~60%[1,2]。这意味 着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有3亿多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地区。如此数量庞大的人口如何转 入城市地区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半城市化地区”的准入门槛低、新增就业 机会多,因而就农村人口的可介入性而言,“半城市化地区”更加容易,“半城市化地 区”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向上的阶梯,将容纳新增的大部分转入城镇人口。这种规模巨大 、强度剧烈的人口与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将迫使我国城镇体系、城乡结构及社会经济 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在区域性的空间结构重大变化上,尤其是城乡关系的重 新构建中。这种城市化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城市发展研究学者们跳出原来的城市-农村 二元论研究理论框架和简单的城乡一体化概念,客观甄别和认识这种正在出现的新型区 域发展类型。另一方面,需要决策者调整行政管理的区域框架,并要更新地方管理理念 。

      城市化途径及方式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3]、农村城镇 化[4]、小城镇发展[5,6]、城镇密集地区的空间集聚与扩散[7]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 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综观已有工作,可以看出:其一,总体上是围绕“积极发展小城镇 ,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争论而展开的,对城乡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关注较少 ;其二,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虽已引起普遍关注,但尚未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地 域类型。本文在辨识半城市化地区相关国内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别半城市化地区 的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旨在为这一独特地域类型的发展提供依据。

      2 半城市化现象及其判别指标体系

      2.1 半城市化现象

      半城市化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早在20世纪50年代,戈特曼在大都市带理论中就 提到了这一类型地区:“处于城市之间的非城市用地也并非传统意义上以农业经济活动 为主的乡村地区,而是以与城市完全不同的景观和产品同城市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为城 市人口提供游憩场所,同时获得来自于中心城市的各种服务的所在。”[8]但是各国发 展机制是不同的。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是以综合型企业和研发实体等在城市边缘地区 的成长为基本驱动力,推动了所在地区的半城市化过程。在发展中国家如非洲等地区, 由于工业化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很有限,半城市化过程往往是受依赖私人企业、生存于城 市外围地区的流动人口所驱动。

      1987年,McGee在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时,发现了一类分布在大城市之间 的交通走廊地带,与城市相互作用强烈、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增 长迅速的原乡村地区——他借用印尼语将其称作为“Desakota”(desa即乡村,kota即 城镇)。McGee认为,许多亚洲国家并未重复西方国家通过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向城市集 中,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并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city-based

      urbanization)。而是通过乡村地区逐步向“Desakota”转化,非农人口和非农经济活 动在“Desakota”集中,从而实现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regional basic

      urbanization)[9]。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多种动力的复 合作用下,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主要是沿 海地区或大城市周边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迅速,非农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蔓延,其产业 结构和就业构成已高度非农化,并已初步呈现城市经济的雏形。但与此同时,这些地区 仍保持着农村的户籍、土地及行政管理体制,导致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 很低。“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区域景观形态与国际上的半城市化地区以及

      Desakota极为类似,但其形成与演化的动力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学者根据其研究目标的不同,提出了多种概念来对这一进程进行过一些概括。薛 凤旋等人,从城市化角度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并与国外大都市带以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