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中地理势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简介:
杨勤业(1940-),男,武汉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自然地理及高原高山环境研究,已发表专著和论文140多篇(册)。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北京 100101 吴绍洪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北京 100101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经济地理

内容提要:

从区域发展的各个主要相关要素,初步探讨区域发展的地理势能。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当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区际差异、区域结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发展的综合优势即是该区域在这一系统中的地理势能。这种地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转化。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比优势的态势为地理位置势能。地理位置和区位在自然条件上的势能促使其获得政策上的势能,并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形成。地域间环境条件、生态功能、产业优势的潜在影响力为地理区际势能,如各种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合理匹配的所谓地理地带性规律,决定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区际的差异还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上,历史悠久的区域往往具有较高的地理区际势能。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影响力为区域结构势能。环境质量势能是环境质量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态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大大减弱了区域环境质量势能。地理势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势能转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势能”的物理学定义是:势能亦称位能,物质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存在的能量。势能的大小由各部分相对位置决定[1]。借助物理学的概念,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当某一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区际差异、区域结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即是该区域在这一系统中的地理势能。地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转化(图1)。

      

      图1 地理势能的基本构架

      Fig.1 Frame of geographical potential

      1 地理位置势能

      地理位置势能指一个地区的位置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的优势。一个区域的发展,必然受到它所具有的地理位置及其优势的影响。一个区域在自然地理意义上的位置,其所具备的势能,是对资本、技术、市场具有吸引力的前提,也是它对制造、销售、储备、运输等产业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基础。因此,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区位是空间位置关系的可适性总和。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地区同时起步,并以同样的速度去推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亚热带和温带(包括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所占的面积特别大,各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6.1%和45.6%。在行星风系中,亚热带在世界其他地区多属于回归线信风带,雨量稀少,多形成广阔的荒漠。但是,由于海陆分布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巨大影响,季风在我国亚热带占据主导地位,水分条件和温度条件都很好,不但没有所谓“回归线荒漠”的产生,反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世界水稻的重要产区。温带在行星风系上,多属于西风带,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往往在大气层下部的1,000m-2,000m高度范围内,盛行冬夏更迭的季风,其上则以西风为主。因此,当地的天气系统往往自西而东运行。而我国的东面濒临海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与国际交流的重要通道,国家的和私人的资本最早在这里集聚,寻求更丰厚的经济回报。因此,东部所具备的地理位置势能决定了社会经济较西部发达。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形成的区位势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促使其获得政策上的优势。东部沿海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优于中、西部,所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农业基础。因此,国家曾把这一地带作为重点发展地区,设立了一些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区位条件促进其更快发展。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形成的区位势能还直接影响到某些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如上海经济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但其地理位置和区位决定了具有优越的交通和信息条件,区域经济会得到高度发展,并形成典型的加工型经济类型。一般说来,在地理位置和区位势能高的地区,容易形成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中轻型产业结构,如机械、化工、轻工、食品等部门发展较快。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2 地理区际势能

      地理区际势能指地域间环境条件、生态功能、产业优势的态势。我国的区域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的农业生产取决于各种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合理匹配,即地理地带性规律。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导致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作物种植种类、品种、耕作制度、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区域差异。如东北地区的林业是因为有大、小兴安岭和东北东部山地广阔的森林资源,内蒙古的畜牧业是因为有辽阔的草场资源,沿海地区的渔业是因为有广阔的海洋渔业资源等。再如湿润地区土地利用的方向是以农为主,山岭与丘陵则以林为主,但是寒温带湿润地区由于土壤贫瘠,热量较差,就是平地也不大适合发展农业。热带湿润地区即使不是平地,也应主要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半湿润地区仍以农业为主,但畜牧业占有较大比重,而山地林业生产不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主要是畜牧地域,农业生产居于次要地位,只在有灌溉的地域,农业才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林业仅限于较高山岭。干旱地区的农业规模决定于可以引用的外来径流与地下水的数量,畜牧业只限于接近半干旱地区的地域、山前地域、山坡下部与高山草原,林业只限于一部分山地[2-4]。

      农作物和植物的分布,受到其生态习性的限制。在低纬度地区没有长日条件,长日植物不能开花结实。同样在高纬度地区,短日植物又不能正常生长成熟。短日植物生态学可塑性较小,分布区通常比较狭窄。从生态习性角度,棉花喜温、好光、怕涝,在温度低或年降水量超过800mm,尤其是秋雨连绵的地区,生长不利。所以,我国棉花相对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汾渭谷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的绿洲。其中,新疆温度条件适宜、降水稀少、棉花品质好,是我国优质长绒棉区。这些地区也因此成为与棉花生产有关的轻纺工业的基地,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具体在生产实践中,还应该考虑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更小的地域差异。以前也曾出现茶树北移种植到黄河流域这一类不符合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事,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古语中有“南船北马”、“南稻北麦”的说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差异。这种区际的差异就决定了地理区际势能的大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