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边主义政治经济史学家R.H.托尼认为,贫困是资本主义的共生现象;资本主义的兴 起导致了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注:R.H.Tawney,The Agrarian Problem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2,pp.267—280.)而且,新兴 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道德观改变了传统社会对穷人的态度,使他们遭受前所未有的冷遇 和迫害。(注:R.H.Tawney,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London:Penguin Books,reprinted in 1990,pp.251—270.)“新马尔萨斯主义”史学家从一个不同的角 度肯定了托尼的估计。他们认为,随着1500年至1650年间英国人口的增长,雇佣工人的 实际工资收入大幅度下降,生活水平严重恶化。(注:E.H.Phelps Brown and Sheila V .Hopskins,Seven Centuries of the Prices of Consumables,Compared with Builders′ Wage-rates.Economica,new ser.,XXⅢ(1956),pp.296—314.)人们一直把1 6世纪初至17世纪中后期的这一段时间看成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因此,自 托尼以后,英国普通民众在“过渡时期”遭受了普遍贫困的看法俨然成为定论。但是,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界“修正主义”盛行,托尼和“新马尔萨斯主义”史学 家的学术正统受到挑战。D.M.帕利泽认为,16、17世纪英国人口增长并没有导致“马尔 萨斯危机”;相反,他认为随着这一时期物质富裕程度的普遍提高,穷人的生活状况也 有所改善。(注:D.M.Palliser,Tawney′s Century:Brave New World or Malthusian Trap?Economic History Review,2nd ser.,xxxv,no.3(1982),pp.339—353.)保罗·斯 莱克从比较的角度指出,“值得强调的是,近代早期英国遭受的贫困要比许许多多其他 社会轻。即使在饥荒时期,它的程度也远远没有14世纪以及今天某些非洲和亚洲国家那 样严重。比较人口情势表明,17世纪后期法国农民比我们这一时期(都铎、斯图亚特王 朝统治时期——引者注)任何时候英国雇佣工人和茅屋农更接近于勉强糊口的生活水平 。”(注:Paul Slack,Poverty and Policy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8,p.53.)那么,以往史学家是否过高估计了英国“过渡时期 ”贫困问题的程度?如果果真如此,历史事实同他们的推导之间为什么存在如此之大的 差距?本文将缕析英国学界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并结合具体材料和有关贫困的宏观知识 背景,展示英国“过渡时期”贫困的实况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不断变化的看法。也许只 有如此,方能理解人们为什么对“过渡时期”的贫困问题倾注了如此多的注意力。 一 何谓贫困?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经济学意义上的贫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19 世纪的讨论中,贫困是绝对的,以生存为标准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改良主义者西 博姆·朗特里在1901年出版的关于约克镇贫困问题调查中提出的“基本贫困(primary poverty)”概念。所谓生活在基本贫困状态的家庭,是指那些“总收入不足以获取维持 纯粹体能所需的最低数量的生活必需品的家庭”。(注:B.Seebohm Rowntree,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Bristol:The Policy Press,2000,p.86.)在这里,“最低数量 的生活必需品”主要是指食物。60年代中叶,为美国社会保障局工作的莫利·奥申斯基 将“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消费支出在家庭和个人消费支出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于贫困问 题研究,调整了衡量贫困家庭和个人的收入标准。(注:Sharon M.Oster,Elizabeth E.Lake,and Conchita Cene Oksman,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overty,vol .1:A Review,Colorado:Westview Press,1978,pp.6—8.)彼得·汤森提出了更为弹性的 贫困概念即影响深远的相对贫困论。(注:Peter Townsend,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相对贫 困论改变了二战后流行的“资本主义消灭了贫困”的观点,使人们认识到“丰裕社会” 的贫困。(注:参见Bronislaw Geremek,Poverty:A Histor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4,pp.1—13。)但是,相对贫困往往搀杂着人们对贫困现象的主观判断 ,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森认为,“相对贫困分析方法只能是对绝对贫困分析方法 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注: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年, 第26—27页。) 英国“过渡时期”的贫困问题研究是在托尼、克里斯托弗·希尔的影响下进行的,他 们采用的是社会学家的不平等方法,主要关心的是资本主义带来的财富占有不均现象。 托尼、希尔的研究是理论分析性的,所用资料多为16、17世纪的社会批评家,如休奇· 拉蒂默、罗伯特·克劳利和约翰·黑尔斯等人的言论和著述。实证性研究是由社会经济 史学家W.G.霍斯金斯开启的,他试图根据政府1524年征收补助金(the subsidy)时所作 的财产估价,以及1522年的前期财产状况调查推算出生活在贫困状况中的人口比例。在 理论上,那些年工资收入少于1镑,或拥有动产的价值少于1镑的人属于免税对象,他们 在估价时被登记为“nil”,即“零”或“一无所有”。霍斯金斯将这些“一无所有” 者看作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按照他的统计,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中1/3因“ 一无所有”而被免税,其中某些城市的免税比例更高,比如,在1522年考文垂的前期调 查中一半左右的人口被登记为“nil”。除此之外,达到交税标准的人口中还有相当一 部分是交纳最低额度税金的工资收入者。因此,霍斯金斯估计“在16世纪20年代,足有 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或非常接近贫困线”。(注:W.G.Hoskins,The Age of Plunder.London:Longman,1976,p.40;W.G.Hoskins,Provincial England.London:Macmillan,1963,pp.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