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社 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协办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2004年4月7-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德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 湾的近四十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在欢迎会的致辞中说:亚洲作为世界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 极”的出现和中国的和平崛起,使中、外历史学家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这是大会召开的前提。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介绍了中国史学会发展的历史 。中国史学会成立于1954年,是团结中国史学家的民间学术团体。自1980年以来,中国 史学会组团参加了每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他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的顺利召 开,“标志着中国史学界与国际史学界的良好合作关系和传统友谊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史料典籍和地下考古资源;另一方面, 他也承认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也影响到了史学的落后。所以,他强调各国历史学家的 对话和合作是今天历史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他提出,各国历史学家的合作不仅包括进 行国家之间的历史比较,而且要进行跨国家和跨文化的研究,这就需要发展跨民族的意 识。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于尔根·科卡介绍了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历史。该组织成 立于1926年,最初由来自欧洲、北美和包括日本、巴西和阿根廷的22个国家的学者所组 成,他认为从1938年开始,中国的历史学家出席了会议。目前,这一国际组织包括了来 自全世界的六十多个国家级的历史学家的组织和30个不同研究领域的特别委员会。国际 历史科学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大会之下设总理事会(General Assembly)和执行局,总 理事会每五年召开两次会议,会议期间执行局代表这一组织发言。科卡教授把国际历史 科学委员会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它的第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是消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历史学家的敌对情绪和推进国家之间历史的比较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1990年是它发展的第二阶段,它成为冷战期间东、西方历史学家 相遇和展开讨论的主要平台;1990年以后是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经历了最有力 的全球化浪潮,同时,世界范围的纠纷也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历史科学委员会的 任务是使它进一步的国际化,在欧洲和北美以外的地区加强与当地历史学家的合作,并 在方法论的层面上促进跨国家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此次研讨会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召开的。 会议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对此,韩国国立汉城大学金 璟东(Kim Kyong Dong)教授有很好的概括。他说:“现代化往往被表述为一个双重的以起源于16世纪末的西方的现代化向外发散的国际上的文化传播过程,和面对这种冲击每一个社会所采取的本土化的应变过程,前者是动力的中心,后者是这一中心向外的发散。后来每一个社会进行现代化的内在动力的本质被解释为‘政治和文化选择的原则’,这一原则提出了一个社会不同的动力相互作用和不同社会的现存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过程的思想。每一个非西方的现代社会对于发源于西方的全球现代化政治和文化的回应被表述为现代性。”因此,现代化在韩国的发生表现为一个地方化的过程。韩国国立汉城大学的朴泰运(Park Tae Gyun)教授介绍了西方经济理论输入韩国以后被改造的情况和韩国经济学家对工业化提出的不同发展模式。北京大学教授董正华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也总结出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他着重介绍了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理论,罗荣渠把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概括为“四个趋势”、“三种矛盾”和“三次模式转换”。具体的说,四个趋势,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和现代化;三种矛盾,即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的矛盾、现代工商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矛盾;三次模式转换,即从晚清失败的改革转变为革命、从全国性的混乱动荡到重新实现统一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董正华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理论从诸多方面对西方自由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首先,它批判了西方的现代化单线发展论,注重于非西方国家现代化不同道路和不同模式的探讨。第二,西方的传统理论强调科学革命和技术进步对现代化的指导作用,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强调制度和文化的变迁的重要意义,说明相同的科学技术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第三,在西方,以新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的结构功能分析把不同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传统”与“现代”简单对立的两极,这就把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化和图式化了,中国的现代化理论认为,所谓“传统”的社会绝非静止不变的社会,殖民地社会是既非传统,也非现代,而是二者的混合杂交体,工业社会也不是同一的,而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第四,西方传统上把现代化看成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理论指出现代化的历史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所以现代化绝非人类进程的最高阶段,而是一个大飞跃的阶段,这个阶段终将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