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编剑桥中世纪史》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刘景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邮编:430072

原文出处:
史学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剑桥中世纪史》(以下简称《老版》)第一至八卷在1911年至1936年间出版。此后虽 有略加修改的多次重印本,但无论从思想观点还是从行文版式看,都与时代要求相距甚 远。因此早在80年代后期,西方史学界就酝酿重编事宜,90年代组织作者队伍着手撰写 。1995年,书名为《新编剑桥中世纪史》(以下简称《新版》)的各卷次开始出版,至今 已有五卷面世,余下的第一卷和第四卷也将在近年出齐。西方史学界这样一件大事,我 国史学界尚未有明显反应。

      一

      与《老版》相比较,无论是编写体例、作者队伍,还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新版 》都有许多新的特点。

      其一,不再赋予各卷以一个主题,而只用年代来划分历史时期并作为分卷标准。

      在《老版》中,各卷虽然都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来安排,但又都被置于一个主题之下, 这从各卷的副标题即可看出:第一卷,罗马基督教帝国与日耳曼各王国的建立;第二卷 ,萨拉森人的兴起和西方帝国的建立;第三卷,日耳曼人和西方帝国;第四卷,拜占庭 帝国;第五卷,帝国和教皇之争;第六卷,教皇制的胜利;第七卷,帝国和教皇制的衰 落;第八卷,中世纪的结束。全书俨然一部欧洲帝国、王国、教会和教皇制的兴衰史, 一部典型的传统政治史。

      《新版》共7卷八册,比《老版》少了一卷,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将哪一卷去掉,而是重 新组合。《新版》以时间为基本界限来规划各卷的写作,起止年代即是各卷的副标题。 第一卷,约500年至约700年,计划于2005年3月出版;第二卷,约700年至约900年,199 5年出版;第三卷,约900年至约1024年,1999年出版;第四卷,约1024年至约1198年, 计划于2004年7月出版;第五卷,约1198年至约1300年,1999年出版;第六卷,约1300 年至约1415年,2000年出版;第七卷,约1415年至约1500年,1998年出版。

      可以看出,各卷选定的起止年代并非严格,对此作者自有考虑。其实,起止年代如何 选定并不特别重要,可以找一些标志性事件,也可以不找事件作标志,问题的关键在于 这种被两个时间圈定的历史时期,应该有着不同于其前后时期的基本特征。理论上说, 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可进入历史描述和分析的范围,但写作过程中又必须紧扣住最能说明 各个时期社会面貌的那些方面,否则就会芜杂不清,主次不分。同时也必须看到,这些 方面又多是作为长时段的趋势在表现着,不是一种人为的时段能局限得了的,因此又不 能将时间段限绝对化。《新版》注意到了这些。各卷内均分成专题进行集中论述,同时 又不将年代绝对化,而是略为上延下伸。这样一来,各卷的中心主线似乎比老版更为清 晰,读目录就能使人一目了然。而老版各卷虽然都有主题,但卷内分章过多过细,又不 列专题,过于繁杂,光目录就给人臃肿之感。总之,在编写体例和篇章编排上,《新版 》比《老版》技高一筹。

      其二,突破了传统政治史的旧框架,试图构架“全面”的历史,编纂新政治史。

      《老版》出版时的20世纪初期,正是兰克学派在欧美大行其道并被尊为西方史学正统 的时候,“剑桥三史”就是这种史学的产物。其实,当时英国已从19世纪后期兴起了经 济史研究热潮,罗杰斯、昂温、托尼等人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美国的“新 史学”、法国的年鉴学派已然兴起,改变传统政治史,重视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史 的呼声日高,但《老版》无动于衷,对新的史学思想不屑一顾。

      《新版》改变了这一落伍的历史观。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老版》问世近一个世纪 来,人间变化无数,学术界包括史学界更是气象一新。新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研究方法被 越来越多的史学家所推崇,研究和撰写“全面的历史”已成为国际史学界的共识。《新 版》顺应了这一学术潮流,虽然从分工角度仍以描述政治史为主,但已将经济、社会、 精神、文化等纳入了论述范围,并探索隐含在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政治史中更 注重制度和思想的探讨和分析。各卷均反映了这几点。

      如第二卷叙述8、9两个世纪的欧洲历史。这是法兰克查理帝国从兴起到分裂的时期, 这个帝国曾被当时人认为是古代罗马帝国的恢复,因而在政治史上无疑占有重要地位, 但作者并不就此止步,而是从外在的政治史继续深入到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层面,“考 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关系,考察权力和权威怎样行使,考察它们对作为一个整体 的欧洲社会和文化影响”(注:Rosamond McKitterick,ed.,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Volume ⅡC.700-C.900,“Preface”,1995,p.xviii.);阐述教会 史时又特别注意到它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将文化和知识列为专题,讨论“加洛林文艺复 兴”等问题。

      第三卷叙述10至11世纪初期的欧洲历史,这是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即庄园制)在欧洲最 终确立、而封建国家政治却又相对弱化的时期。作者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因而首先探讨 了社会和经济问题,阐述了发生在乡村的变化,阐述了城市工商业兴起这一新的社会经 济现象,以及新的知识与艺术活动。随后叙述政治史时将欧洲各地区以是否属于前查理 帝国而分开论述,更利于分析各个地区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和联系。

      第五卷叙述13世纪的欧洲历史。这个世纪历来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的鼎盛期 ,尤其是社会和经济方面,因此作者一开篇就在前几章论述社会和经济问题;第四部分 专论意大利,也与意大利城市国家引人注目的发展有关,更何况意大利人从事的地中海 东方贸易对欧洲具有生命线意义。至于政治史,教会和教皇的权势在13世纪初期即达到 了巅峰,致使该世纪欧洲的政治呈现教权强化、俗权弱化的局面,因此该卷在政治史上 的叙述次序也是先教会,后世俗王国,再是欧洲在地理上的小扩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