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研究全国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

作者简介:
胡绍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黄正柏、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3年10月25日至27日,德国史研究全国学术讨论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 国德国史研究会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 、浙江、山东、河南、四川、台湾等地的学者和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28 篇。会上主要就德国的现代化和历史发展道路、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德国对外政 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德国现代化和历史发展道路

      浙江大学丁建弘教授认为,现代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须从历史的深处考察,不应以工 具的现代化代替现代化,历史研究应贯彻到具体事实中。结合到对德国现代化的研究, 他认为,立论要新,要符合时代精神。他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关于德国历史上的 威廉二世及其现代化,中德现代化的比较研究等。各国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来走现代化道 路。现代化的问题不仅在于指标等问题,而是要有精神实质。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 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景德祥博士讨论了“德意志独特道路”问题。他认为,德 国在19世纪走上了不同于西方(西欧和北美)的独特现代化道路,不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统一与国家的富强,1945年的战败使这种肯定 性的“独特道路”观点一蹶不振。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史学界提出了批判性的“独 特道路”新观点,认为存在一条偏离西方而走向现代化的德意志独特道路。景德祥认为 ,德国是在三条道路之间徘徊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不仅受到了“西方道路”的 挑战,而且受到另外一条既反对德意志封建专制又反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共产主义道 路的挑战。19世纪德国出现偏离西方的“德意志独特道路”,20世纪上半叶又出现非东 非西的希特勒“德意志绝路”。最重要的原因有二:一是德国属于半先进与半落后型国 家。二是德意志民族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意识发展为对西方与东方政治文化的拒绝 与对抗。

      武汉大学吴友法教授宏观考察了影响德国历史的几个问题:1.德意志民族主义问题。 民族主义对德国历史产生过正反两方面作用。积极作用主要是催生了德意志的资产阶级 改革和革命,帮助俾斯麦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奠定了1990年德国统一的情感基础。消极 作用则表现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复仇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都与极端民族主义有关。2.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德国资 本主义政治与经济长期呈现不同步和不协调发展状态。1871年后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经历 了4种形态:德意志帝国可称为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 形态;魏玛共和国是不成熟的或者说不完备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第三帝国可称为政治 上的封建法西斯式的资本主义形态或从军事经济角度看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形 态;联邦德国是实现了政治与经济同步和协调发展的、较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吴 友法教授还就容克贵族与资产阶级、封建专制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 讨。

      华中师范大学的邢来顺教授探讨了德国统治阶级的防御性政策与德国早期政治现代化 的关系问题,认为德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统治阶级采取了适时而进的“防御性” 政策,往往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和满足某些“革命”要求来实现与时代的接轨,进而驾驭 时局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相伴而来的是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相对保守和滞 后的色彩。19世纪初的普鲁士改革、普鲁士统一德国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出台 等,都体现了这种特点。如果没有一战的失败,德国统治阶级也许可以继续通过调整自 己的政策来稳定统治。1918年的德国革命不是政治体制的原因,而应归结于一战的失败 。

      天津师范大学王亚平教授认为,谈现代化须考虑诸如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社 会关系等因素,只要是合理的就能促进当时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应当肯定。要从人和社 会的角度而非政治的角度看待历史,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武汉大学胡才珍教授探讨了二战后德国的民主化问题,认为推进民主化的因素除了外 力外,还有深刻的内因。早在18世纪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德意志就涌现 出一批追求民主自由的新人,播下了民主自由的种子。还出现了勇于实践的改革家,如 施太因-哈登贝格改革与洪堡的教育改革等。德国的工人阶级也为民主自由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植根于德国沃土之中的民主自由终于结出了果实。

      二、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傅宝真教授就德国军国主义的兴起、发展与没落作了发言。他追溯 了普鲁士的兴起、军国主义的形成和普鲁士民主改革屡遭失败的历史,认为19世纪中叶 的德国军国主义还是防御性的,服务于国家统一这个目标。在统一期间形成“三驾马车 ”制——战争部、议会、参谋本部。统一战争后,参谋本部变成皇帝最高军事顾问,战 争部进一步削弱。统一后的德国成为一等强国,实现了工业界巨子与大日耳曼主义的军 界的结合。一战后,军国主义瓦解,但未消亡。他指出,德国军国主义具有自我封闭、 妄自尊大等特点。他还从地缘因素等角度分析了产生德国军国主义的原因,并就“史里 芬计划”和德军在1914年西线作战中的偏差作了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周小粒副教授从德国农业的角度切入,谈了军国主义德国在一战中迅速 败亡的原因。德国从19世纪70年代末起,开始成为粮食的纯进口国;一战前德国没有达 到粮食上的自给,也没有做好储备;随着战争的进行和海洋封锁的加剧以及国内农业的 萎缩,全国逐渐陷入饥荒之中,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崩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