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英国的失业对策及其启示

作 者:
张珂 

作者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张珂(1979—),女,河南三门峡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从劳动经济学看,失业是由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造成的。 在市场经济中,连续保持劳动力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是很难的,因此从某种程度 上讲,充分就业是一种理想状态。战后英国由于受观念保守、经济结构不合理诸多因素 的影响,呈现出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并存以及失业人口年轻化和长期化的特点。战后 两党政府,在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撒切尔倡导的普遍 性原则以及布莱尔推行的“第三条道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 国的失业和下岗再就业的治理在开辟就业渠道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可向英国汲取一 些经验和教训。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04)01-0056-03

      失业并不能简单地同处于不工作状态划等号,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下了比较客观和全 面的定义:失业是指那些目前没有工作,但是在劳动年龄之内,在健康方面适于工作, 有想要工作的欲望并在调查之前的四周内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失业是劳动力和生产 资料分离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是根本无法避免的。失业给个人及社会带来 了巨大负面影响。首先,失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据统计,仅1983年一年英国 政府就将GDP的10%用于补偿失业带来的损失。另外,失业者中会有一部分人因为社会地 位的失去和生活条件的降低而产生对社会的仇恨,实施犯罪,给社会安定带来不稳定的 因素。其次,对失业者个人来讲,失业就意味着他们失去生活来源,与此同时他们还会 面临着个人自信和勇气的丧失,社会地位和友谊的失去,接踵而来的还有孤独、疾病、 失眠和烦躁。

      一、战后英国的失业状况、特点及其原因

      1.战后英国失业情况分析

      二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英国国内的失业率一直呈 上升态势。20世纪50年代由于全面就业政策的实施,英国国内失业率维持在2%左右,此 后失业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970年达到2.6%,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英国经济再次 受到重创,据统计1975年英国的失业人数突破了100万,占总人口的4.1%[1]。撒切尔夫 人上台后,由于她的政府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使得英国1982年的失业人口高达334万, 约占总人口的14%。到了90年代,工党政府又进行了福利和就业政策的改革,使英国国 内失业率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1990年,5.9%;1991年,8.0%;1992,9.9%;1993,10 .3%;1994,9.3%;1995,8.3%;1996,8.1%。[2]

      英国的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第二,英国的失业 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从传统上讲,英国的发达地区在南部和东南部(中部高地以南 除了威尔士地区),北方地区则被看作是“完全依赖传统工业”的落后地区。[3]第三, 青壮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根据英国公布的一项最新统计数据,目前英国国内24岁以下的 失业者已经达到了790,000人,占总失业人数的27%。

      2.造成战后英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传统工业已经 失去了竞争力,这就造成某些领域内大量的企业裁员。另外,二战后,很多英国殖民地 都纷纷独立,英国以前的经济结构严重依赖海外殖民地原料和市场,因此20世纪60年代 以来,英国的经济就因为不平衡状况的加剧而失去了竞争力。为了维持福利国家的体面 ,英国又在战后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公务员队伍,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工业产业的发展 ,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

      第二,传统观念的束缚。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很少有虚心向他人学习的 习惯,再加上更换陈旧设备、引进先进技术需要大量的投资,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 得到回报,因此资方情愿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另一方面,尽管英国拥有世界上藏书最多 的图书馆,设备最先进的实验室以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牛津和剑桥, 英国人似乎只乐于为他们曾经培养出多少诺贝尔奖得主而自豪,而不愿进一步投入资金 和人力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与其他国家相比,大部分科研工作者 待遇低,科研条件差,税收高(根据英国的累进税制,在国内属于较高收入阶层的科研 工作者需要缴纳很高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在国内又不够受尊重,因此,长期以来有大 批的科研工作者离开英国,选择国外定居从事科学研究。

      第三,福利国家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济贫就已成为政府的一 项重要职能,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直接参战更是给英国民众带来了无尽的伤害。战争 结束后,大批士兵和平民返回家园,他们中大部分面临着失业、病痛和无家可归的问题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国家应该补偿他们。1948年英国政府宣布建立“福利国家”,为 所有英国公民提供全面的物质保障。新技术革命后,许多国家都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再生 产和资本积累中去,而英国政府却不得不从每年的GDP中拿出很大一部分来用于支付国 家福利费用。

      二、英国政府治理失业的对策

      英国政府对失业的治理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年的济贫法阶段。那时人们普 遍认为失业是因为个人懒惰造成的,一些教会组织和政府开设的教习所和济贫所收留了 大量的失业者,并实行惩戒性救济。第二阶段,1911年以前的新济贫法时期。由于经济 危机的频繁出现和工会力量的加强,国家开始承担失业的责任。贝弗里奇在他1909年的 报告中清楚地指出:“失业不是个人品行造成的,而是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供 需进行调节时某种经济力量未能发挥真正效力的结果,——必须由国家进行调节。”[4 ]第三阶段,1945年后的工党政府采纳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决定以“消灭贫困、疾 病、肮脏、愚昧和懒惰五大祸害为目标,建立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5]1946年 的《国民保险法》为人民提供了七个方面的保障。随后的《国民救济法》、《家庭补助 法》、《国民工伤保险法》等一系列法案实现了贝弗里奇的普遍性原则,将社会保险从 原来的钢铁、造船业扩大到所有的行业,英国政府在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第四阶 段,1960年以来的进一步改革阶段。这一时期,以撒切尔和布莱尔为代表的两党政府都 努力采取改革措施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和扩展。撒切尔和布莱尔政府的改革措施有 以下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