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36(2004)01-0023-05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除了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指挥艺术和士兵的斗志,更重要的是 作为战争后盾的经济实力。恩格斯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 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 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1](P20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终战败,除其战争性 质的终极决定作用外,还因为德国经济自身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经济管理体制混乱、本 土资源严重不足、劳动力短缺以及盟军空袭的影响等。本文重点对以上问题作一些研讨 。 一、经济管理体制混乱 希特勒上台后,试图在经济上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体制。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成立 了“德国经济总会”,成为纳粹政府头几年中领导经济的最高权力机关。 1934年11月,经济总会颁布《德国经济有机建设条例》,正式把德国经济合并为6大经 济组,同时全国按区划分为18个经济大区,每个省区内设经济院。在经济大组下设44个 经济组,经济组下又分350个专业组660个专业小组。其中不设经济组的手工业大组,其 下直接设有52个全国性行会联合组、15000个行会和70个区手工业会。工业经济大组是 由31个经济小组包括131个工业小组和137个工业分小组组成,属于这些小组的还有代表 一个工业或一个工业部门的332个地区小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生产管理体系。[2](P70 9)每一行业和每个企业所需的原料、燃料、资金,每个企业的生产安排、产品销售、价 格高低都由这些组织进行调节和干预。纳粹政府希望通过这层层组织把经济生活中的各 行业完全掌握在手中。 在经济管理领域中,希特勒也推行“领袖原则”,严密控制各种经济管理机构,干预 一切经济生活。1934年1月2日,德国政府颁布的《民族劳动制度法》明确规定企业主是 企业的领袖,是拥有全权的统治者。工人被定为企业领袖的下属,只应对企业领袖“保 持忠诚”。国家经济管理机构最高组织的首脑由希特勒亲自任命,下一级由希特勒任命 的“首脑”任命,上一级的“首脑”任命下一级的“首脑”,而下一级的首脑对上一级 的首脑负责。这样,一级一级的负责制,纳粹政府就达到干预一切经济的目的,这种管 理模式看起来似乎非常严密。 但是,希特勒并不是一个经济专家,而是一个政治赌徒。他创设的经济管理体制庞杂 重叠,各部门之间权责混乱,矛盾重重,相互争夺激烈。战前,希特勒的经济管理机构 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属于调节和管理的业务性质的经济管理机构,实际起行使政府职 权作用;一类是具有行政权力性质的管理经济的政府机构,权力很大;一类是控制劳动 力和部分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管理机构,后来逐步发展成强制劳动者从事军工生产和服务 生产的机构。这些机构看似各施其职,但是各管理机构之间,在经济政策的方法和权限 上不统一。如“四年计划”全权总代表的戈林与经济部长沙赫特就在一些重大政策上发 生了矛盾。戈林主张快速发展化学合成原料的生产,而沙赫特则反对,认为这样会过度 增长财政开支,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结果是沙赫特被迫辞职,德国失去了一个真正懂 经济的专家。 德国的经济与工业组织系统复杂,各部门职责重叠。戈林及其四年计划部接替沙赫特 独揽经济大权,但经济部仍继续存在。1940年3月托特在负责劳动部的同时担任了第一 任军械部部长。但是所有军火生产的方针和重点均由武装部来负责。托马斯是最高统帅 部战时经济和军备局局长,负责陆军军火生产的政策与协调工作。空军总部和海军总部 负责空军和海军军火生产的政策。可见德国军工业发展的领导组织体制混乱,职责交叉 。由于缺乏宏观决策的统一性,因而军工生产重点变化无常。 法国沦陷后,德国以装甲和陆军军火为重点的生产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十八个 陆军师转业到空军、海军,军工部门全力为攻打英国作准备,陆军军火生产被放置一边 。当希特勒的注意力转向东线时,空军和海军军火生产又退到次要位置。这种政令不一 、管理混乱的情况到1942年施佩尔任军需部长时才有所改观。他对德国不合理的工业管 理体制做了部分调整,戈林及其四年计划部逐渐被撇在一边,托马斯及其军事经济和军 备局脱离了德军最高统率部,绍克尔负责的劳动部门纳入施佩尔的权力范围之内。 尽管希特勒把军需生产的大权交给施佩尔,但其他纳粹党头目们为扩大自己的势力, 仍然想方设法插手军备生产,纳粹党卫军头目希姆莱就是其中之一。1943年7月,德国 开始生产远程火箭V2,希姆莱就获得希特勒同意V2生产由集中营的犯人承担。这样,施 佩尔“不得不同党卫军的领导一起制订共同管理的企业——后来被称为‘中央工厂的方 针’”。施佩尔认为,“建立一个隶属于党卫军的大型火箭工厂的命令,破坏了我们在 生产上独立工作的原则。”[3](P400-401)没有统一而有效的军需生产管理,必定会造 成军需生产的负面影响,阻碍军备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有序发展。 德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混乱、重叠以及职责不明都是由纳粹党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再加 上作为政治赌徒的希特勒,只把经济作为他实现称霸世界政治野心的一种手段。经济管 理体制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军事工业和战时经济的发展,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 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本土资源严重不足 德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德国法西斯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6年内,虽然竭 力扩充军备,加快发展战争经济,但对战争经济的准备并未达到非常充足的程度,其最 根本的原因就是德国的本土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战略资源。 军事经济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大约有20种基本产品对于战争是不可或缺的,而德国 除煤以外,几乎样样都缺。如,作为动力的石油,制作炸药用的棉花,运输工具上用的 橡胶,炼钢铁用的铁矿石,制造军火用的镍,制造火药用的铅,雷管上用的汞,制造飞 机用的铝,制造炸药用的甘油和硫磺,制造无烟火药用的纤维素,化学仪器用的铂,炼 钢和一般冶金工业用的镁、锰等等。纳粹德国在扩军备战中虽然一直把解决战略原料问 题放在重要地位,并提出在第二个“四年计划”内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实际上,对于 拥有发达工业而严重缺乏原料的德国来说,要想达到所谓的原料自给,即使用上10年的 时间也不够。到战争前夕,德国铁矿石的2/3仍然靠外国供应,天然油和人造油仅能满 足平时需要的1/3,国产纤维物资仅为需要量的2/5,储备的锡和铜到1939年已消耗殆尽 ,而德国又生产不出炼钢用的钨、铬和镍。战争经济的这种弱点严重影响了军工生产的 大规模扩充,所以,德国不得不在战争初期采用闪击战略,企图利用相对优越的战略战 术和武器装备的优势来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