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德威特·克林顿讲座教授埃里克·方纳,曾于2000年夏天来中国访问讲学,那时他的《美国自由的故事》出版不久,在他和中国同行的交流中,这部新著及其主题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时隔两年多之后,这部著作的中译本便告问世(注: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于1998年由纽约的诺顿公司出版,中文版由方纳的学生、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翻译,于200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且在读书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和以往美国史译作的影响仅限于史学圈的情形,颇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能引起广泛兴趣的重要问题,而作者又是曾任美国历史学家组织和美国历史协会这两大学术团体主席的知名学者,受到较大范围的关注自在情理之中。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阅读兴趣的读者,对于这部美国自由史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我本人专治美国史,出于专业的癖好,更关心的是方纳对美国自由的历史特性的把握,更重视他的研究方法和对相关文献的使用,也想梳理其思想和学术的渊源。当然,我还要补充一句:这个“方纳版”的美国自由的故事,只是美国自由的一种历史阐释,不能将它完全等同于美国自由的历史本身。 一、什么是“美国自由” 《美国自由的故事》叙述的是自由的观念在美国生活中不断演化的历史(注:美国学术界以自由为主题来讨论美国政治史和思想史的著作为数不少,影响较大者有路易斯·哈茨的《美国自由主义传统》(Louis Hartz,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America:An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al Thought Since the Revolution,New York,1955)等;方纳研究的是美国人生活中的自由观念的演变,而不是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方纳在引言中对全书的主旨和思路做了交待,提要钩玄,言简意赅。他要讲述的美国自由的故事,不是关于一套超越时间的概念的历史,也不是自由的观念朝着某种先定的目标演进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辩论、意见分歧和斗争的自由的故事。据他看来,在美国历史中,作为“观念”的自由并非一个固定的理念,而是一个在各种社会条件作用下不断变动、不断被重新界定的概念;作为“经验”的自由也不是一路凯歌行进,少数种族和女性群体为争取自由而抗争,不同阶级之间围绕自由的定义权和谁可以享有自由而开展斗争,这不仅推动美国自由的定义发生变动,而且促成了享有自由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他的叙述围绕自由的含义、自由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和自由的边界(即哪些人应当享有自由)这3个主题展开,着重讨论政治自由、公民自由、个人自由和经济自由这4个自由的“要素”在历史时空中的形成和演化。 自由首先是美国生活中的一个主导性价值,是一个深刻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核心观念。从方纳讲述的“故事”中,读者可以得到一个明确无误的印象:没有任何其他观念、没有任何其他词汇可以超过“自由”在美国历史和美国生活中的重要性;把握了自由的历史,就找到了一条认识美国社会文化及其演变的有效途径。 方纳没有对美国自由的起源做更远的追溯,而从殖民地时期英美政治文化中的自由谈起。殖民地时代的自由虽有明显的局限,但已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观念和随处可见的现实。到了革命时期,自由成为“爱国者”的指路星辰,他们“都为自由发疯了”(注: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7页。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该书。引文均与原文进行了核对,某些译法和中译本可能有一定的出入。)。作为革命成果集大成的《联邦宪法》,明确声称其基本目标就是要保障人民得享“自由的赐福”。废奴派反对奴隶制的有力武器,就是美国人对“自由的崇奉”。对于黑人而言,内战是一场“争取自由的战争”。随后的重建,旨在将获得解放的“前奴隶”纳入“自由的范围”。在工业社会争取改善劳工处境和保障工会权利的改革派,大声疾呼“工业自由”。在罗斯福新政中,自由的定义得到更新,经济保障和自由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美国之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其目的都是“为自由而战”。在冷战年代,美国政府所宣称的对外政策的主旨,乃是率领“自由世界”反击“极权主义国家”的扩张。长期以来,妇女抗议运动的诉求涉及政治自由和处置自己身体的自由。黑人在民权运动中发出的最强烈的呼声是,“现在就要自由”(freedom now)。甚至对消费市场的参与,也是以自由的名义而提出来的。到里根当政时,自由逐渐被自由派和左派所抛弃,而成为保守派的旗帜。可见,“自由”的确贯穿于美国历史的始终,渗透在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方纳说“不了解自由在美国演变的历史,一个人便无法真正地懂得美国社会”,这并不是一种广告词式的夸张。 然则,美国历史中的“自由”,并不是学者和理论家在书斋里冥思苦想、在沙龙中津津乐道的思想理念,而是一种存在于美国各阶层人们意识中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或者毋宁说是一种深入到大众“潜意识”层面的“情结”。用方纳的话说,美国的自由是“一种价值复合体和通过法律和公共政策来实施的经验”。可见,方纳讨论的是美国大众观念中自由概念的演化史。大众意识中的自由不是一种自成系统、逻辑严密的理论,而是人们所理解和向往的具体权利,以及为这些权利的合理性提供支持的各种观念和想法。从方纳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从出入白宫和国会山的政治精英到边疆地区胼手胝足劳作的普通民众、从享受“自由劳动”成果的白人到处于奴隶制枷锁中的黑人、从争取“生存工资”的工人到反抗性别歧视的妇女,所使用的都是“自由的语言”;正是他们对自由的理解和对权利的诉求,丰富了自由的内涵,扩大了自由的范围。通过村镇会议的辩论、街头巷尾的议论、高大的自由女神像、“自由列车”展览、通俗的宣传画和各种文艺作品,自由在大众观念中的深度得以不断显示。自由的含义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正是因为对自由进行界定的乃是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情势中的大众;自由的观念之能深刻影响美国历史进程,也正是由于它深入到大众意识中,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真理,一种检验人间行为的合理性的天然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