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是“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虽然朝鲜战争结束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 ,但有关战争的研究,不仅是后冷战时期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课题,同时也是受 到中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中国对朝鲜战争的研究已逐步从单纯的战史研究 转向中国外交史、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学术影响,并对“国际冷战史新研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 用,使得朝鲜战争的研究成为中国冷战史研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领域之一。 在中国朝鲜战争的研究领域中,沈志华的一系列研究特别引人注目。他不仅在自己的 研究中查阅和使用了大量档案文献,更注意发掘先前学术研究中未曾见到的第一手的档 案资料,特别是有关朝鲜战争的俄罗斯的档案。正是在利用这些最新档案文献的基础上 ,沈志华对朝鲜战争历史的研究,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学术影响。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是沈志华研究朝鲜战争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作者从 中苏同盟的形成和朝鲜战争的起源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可资利用的最新的多 国档案文献及相关的口述史料,着重分析了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中苏同盟的实际结果和 客观影响,论述了中苏同盟与朝鲜爆发的战争之间的关系;中苏结盟后对朝鲜问题的政 策存在哪些分歧;在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的危险情况下作为同盟国的中国和苏联各 自的考虑及所采取的不同对策;毛泽东是什么时候以及怎样下定决心派中国军队入朝作 战的以及中国参与朝鲜战争以后对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等。对这些 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在解释体 系和研究视角、研究范围、档案文献的整理和利用以及研究方法都有重大的创新。 关于朝鲜战争起源的新解释 从朝鲜战争爆发伊始,有关战争的起源就众说纷纭。作者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界的 学术发展史后,依据权威的第一手的档案文献,论述了斯大林之所以同意朝鲜战争的基 本条件,那就是中苏同盟的形成,并在相关章节和《余论》的《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 冲突及其解决》等专题中做了精彩的研究。在第一章《重温远东梦——苏联的远东政策 与中苏同盟的起源》中,作者首先强调,和平共处—世界革命—苏联的国家安全利益, 是苏联战后对外战略的三重目标。和平共处和世界革命只不过是为了保持苏联国家安全 利益的手段而已。在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目标的三维结构中,苏联国家安全利益始终处 于最高地位。作者认为,真正促使苏联战后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1947年6月出 台的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对外政策已经完全脱离了大国合作的轨道,而走上了与西方进 行集团对抗的新路。在作者看来,苏联远东政策的总基调也还是逐步走向强硬和对抗的 ,以至在“国际形势改变”的条件下,终于使远东成为美苏之间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在论述苏联外交战略后,作者分析苏联对朝鲜和对中国的政策,指出,直到1949年初 ,苏联从开始赞成托管制度,后来支持建立统一的朝鲜政府,到最后支持和帮助朝鲜北 方建立单独的政府,其对朝政策的内容有所变化,但基本目标始终如一,即在保持苏联 对朝鲜半岛的局势有所控制和影响的同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避免刺激美国 采取过分强硬的政策。当苏联对外政策在总体上由大国合作向集团对抗转变时,其亚洲 政策却仍旧以维护雅尔塔体系为目标,把对立和冲突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以免影响苏 联在欧洲对抗政策的实施。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斯大林的对华政策上。 对战后初期苏联远东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目的以及苏联政策的驱动力,国内外学界 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作者通过档案文献认为,斯大林追求的是保证雅尔塔协定在远东的 全面实现,是恢复俄国在日俄战争时失去的全部在华权益,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 充其量不过是斯大林在处理与国民党政府关系时的一个政治砝码。中国内战爆发后,苏 联积极寻求调停国共冲突,以维护在华利益。苏联人之所以对调停中国内战感兴趣,是 因为他们害怕毛泽东成为“亚洲的铁托”。随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斯大林和毛 泽东对各自的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在第二章《走向莫斯科——中苏 同盟的基础、目标和条件》做了更为详尽的论述和研究,并提出了中苏同盟起源的一些 重要的论点。 作者用相当的篇幅展现了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刘少奇访问苏联和毛泽东访问苏联的历 史场景,最为重要的是,作者论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依据了新近解密的档案文件 ,重点论述了中苏同盟形成的艰难历程。其中对于毛泽东访问莫斯科,不仅分析了毛泽 东访问苏联的目的,而且利用大量的最新史料再现了艰难的谈判过程。作者认为,斯大 林之所以不愿意签订新约,其原因在于他一方面是担心失去苏联在1945年从蒋介石手中 得到的中国东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是担心如果由此引起西方对整个雅尔塔体系提出异 议,苏联则将在国际上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而毛泽东出于国内和国际上的考虑,则坚 决主张签订一个新的条约。在作者看来,斯大林态度的变化不仅有国际上承认新中国的 压力,而且可能还包括苏联党内对签订新约的支持。 作者由此提出了理解朝鲜战争起源的新的解释,他认为,中苏同盟条约对斯大林对朝 鲜政策的变化的意义就在于,当斯大林通过与毛泽东的对话,看到苏联被迫在不久的将 来就要失去其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时,他必定要寻求一种补救措施来保证或维持 俄国这一传统战略的实现。于是,朝鲜的问题便提到了莫斯科的议事日程上——在斯大 林的地图上,当时只有朝鲜半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苏联对东亚地区的要求,即为苏 联的太平洋舰队寻找一个合适的基地,并以尽可能短的铁路线把苏联欧洲部分与这个在 太平洋的出海口连接起来。因此,恰恰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完全改变了他对朝鲜半岛紧 张局势的政策,即从莫斯科一直坚持的防守的战略突然转变为一种进攻性战略。似乎可 以判定,在斯大林1950年初改变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动机中,考虑到维护和保证苏联在亚 洲,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权益,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是理解和认识朝鲜战争起 源的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