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述评

作 者:
谢辉 

作者简介:
谢辉 浙江大学 历史系,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正逐步兴起,并初成基础。就总体而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探讨。展望未来的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应该在资料发掘、视野开拓、领域拓展、成果借鉴等方面作进一步努力。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将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422x(2004)03-0097-07

      博览会是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渠道。随着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成功举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获得成功,中国近代博览会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步兴起,并初成基础。本文试图对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加以简略的回顾和评述,希望对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研究概况及特点

      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起步甚晚,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看不到专题研究论文。(注:在中国近代博览会举办之际,有一些研究回顾文章,如曹慕管:《历届国货展览会之经过》,《中华国货展览会纪念特刊》,1928年11月;武堉干:《近代博览会事业与中国》,《东方杂志》第26卷第10号等,但撰文的主旨并不是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大规模的商会档案整理和中国商会史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注意到商会组织参与博览会这一重要经济功能,利用新整理的商会档案,开始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笔者所见国内最早的博览会史的专题研究论文是马敏的《清末第一次南洋劝业会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4期)一文,随后作者又发表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述评》(《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对清末博览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说。论文发表后,引起其他研究者的共鸣,相继有朱英的《端方与南洋劝业会》(《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汪岳波的《晚清政府参加国际博览会述略》(收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下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王翔的《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里程碑--1910年南洋劝业会述论》(《江海学刊》1989年第3期)等论文发表。此后,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似又归于沉寂,除王翔、黄锡明的《民国博览会纵览》(《民国春秋》1993年第2期)一文外,整个九十年代中上期很少看到这方面的论文。直到1999年云南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前后,这方面的研究才得到重视,并随着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和取得最终成功而趋于活跃。代表性的论文有:梁碧莹的《民初我国实业界赴美的一次经济活动——中国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刘世龙的《南洋劝业会与清末新政时期的产业振兴政策》(《广岛东洋史学报》第3号,1998年12月)、马敏的《中国与世界博览会》(《光明日报》1999年6月18日)、董增刚的《晚清赴美赛会述略》(《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朱英的《清末武汉劝业奖进会述略》(《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乔兆红的《华侨与南洋劝业会》(《文史哲》2003年第2期)等。

      台湾学者利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保存的清末外交档案中“赛会公会档案”这一珍贵档案史料,对清末中国参与万国博览会的历程作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代表性的论文有古伟瀛的《从“炫奇”、“赛珍”到”“交流”、“商战”: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的一个侧面》(《思与言》1986年第3期)、赵佑志的《跃上国际舞台:清季中国参加万国博览会之研究(1866-1911)》(《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5期,1997年)。另外,主要是针对台湾举办博览会和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历史作研究,代表性的论文有吕绍理的《“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博览会”之研究》(收入周惠民主编《北台湾乡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0年)。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者对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也相当关注,并有较深的研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国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是受日本学者的影响而兴起的。(注:马敏的《清末第一次南洋劝业会述评》、王翔的《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里程碑——1910年南洋劝业会述论》都曾参考了野泽丰、小岛淑男等日本学者的著述。)著名学者野泽丰先生是其中的代表,他的《1903年大阪博览会与张謇来日》(《经理研究》第14期,东京,1971年3月)、《辛亥革命与产业问题——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日、美两国实业团的访华》(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154号,译文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和《民国初年袁世凯政权的经济政策与张謇》(《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2期)三文分别对张謇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清末南洋劝业会、民初中国博览会事业作了较早的研究,对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有较大的影响。另外代表性的论文还有:吉田光邦的《1910年南洋劝业会始末》(收入作者编《万国博览会研究》,日本思文阁出版社1986年版)、小岛淑男的《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和东南亚华侨》(收入作者编著的《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汲古书院1993年版,译文见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第4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铃木智夫的《万国博览会与中国,1851-1876》(爱知大学《人间文化》第11号,1996年9月)。

      另外,一些博、硕士生以中国近代博览会作为研究对象完成的学位论文也值得重视,如谢辉的《西湖博览会研究》(杭州大学1994年硕士学位论文)、乔兆红的《商品赛会与湖北早期现代化——以武汉劝业奖进会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程佳惠的《1935年台湾博览会之研究》(台北中央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沈惠芬的《晚清海关与国际博览会》(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洪正强的《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等,虽功力未臻完善,论述未必精当,但由于都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的深化和视野的开拓是有益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