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开玺(1949-),男,河北辛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晚清政治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跪拜礼是封建社会中尊卑贵贱等级制的重要礼仪表现形式。1873年外国使臣以鞠躬或作揖礼觐见同治帝的事实,如同一个强有力的楔子,严重动摇了传统跪拜礼仪的权威与根基;西方国家礼制、礼仪书籍的传入,清廷出使官员对外国政治与外交礼仪的感知,均使国人对跪拜礼仪进行深刻的反思;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对跪拜等旧礼俗进行了猛烈抨击,而且身体力行,以握手、鞠躬代替跪拜与长揖之礼。跪拜礼已深深积淀于民族意识之中,因此废除跪拜礼需要借助政权的力量。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废除在中国实行了数千年之久的跪拜礼。这既是辛亥革命的结果,同时又是国人对中西礼制长期比较、反思后的自然选择。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8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8095(2004)02-0018-04

      跪拜礼是中国古代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礼节,也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跪拜礼出现之初,并不带有,或者说并不带有十分严重的等级或人格侮辱的色彩。上古之时,无论宫殿庭堂,还是官府民宅,皆无后来的桌椅高床之类的生活用具,男妇老幼,不分贫穷贵贱,一律席地而坐,其方法是“两膝著地,以尻著踵而安者为坐”。也就是说,人们以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根为坐。这种坐姿,相互之间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的致敬,更不是卑己尊他的单向行为,而是无任何意义的相对而坐。人们采用这种坐姿时,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只要将腰杆伸直,臀部离开脚根,即演化为跪姿;而当人们以手触地之时,则演化为拜姿;以头触地,则为叩首。这种坐姿向跪拜演化的情况,在日本尚有明显的遗迹。

      伴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桌、椅、床、凳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双脚垂地而坐取代了席地而坐。与此同时,站立地上的作揖礼成为社会生活中常用的致礼方式。至此,跪拜礼开始从心理上贬抑敬礼者的人格尊严,从形式上加大了彼此间的尊卑差距,示以上下等级的人格侮辱色彩日渐浓重,成为封建社会中尊卑贵贱等级制的重要礼仪表现形式。

      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通过对中国历代各种礼仪制度的因革损益,制定了一整套冗杂繁琐的社会政治礼仪。仅跪拜一节,即有一跪三叩首、二跪六叩首、三跪九叩首之别。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礼仪开始传入中国,传统的跪拜礼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明文禁止再行跪拜礼,至此,作为社会政治礼仪的跪拜礼被国家以政令的形式予以正式废除。

      一、外部的楔子

      鸦片战争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东渐而来,力图按照他们的要求与模式,同中国建立起政府和国家关系,派遣常驻公使,并向清帝呈递国书。清廷由于当时不了解世界大势,自视为“恩被万国”的天邦上国,要求外国公使如同中国的藩属国使臣一样,向清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西方国家认为向清帝行此大礼是对其国家和君主的污辱,一直要求清廷废除这一外交礼仪。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等国公使常驻北京,多次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当时清廷以幼主临朝、太后垂帘,不便接见外国使臣为由予以婉拒。1873年2月,清两宫太后撤帘,同治帝亲政。西方国家驻华公使以公使团的名义再次提出觐见清帝的要求,为此反复与清廷交涉。交涉的焦点是外国使臣将以怎样的礼仪觐见同治帝。外国公使团认为,对清帝行三跪九叩之礼,“大失(本国)政府尊严,己身之体面”,[1](P186)因而坚决反对跪拜;清廷则坚持“跪拜之礼,最关中国国体”的礼仪观念,不肯轻易改变跪拜之礼。

      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方面表示:外国使臣会见本国或其他国家君上之时,并不跪拜,只是三鞠躬而已。“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2](P24)日本大使副岛种臣则格外专横,表示只向清帝行三揖之礼。

      1873年6月29日(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五日),日本大使以三揖之礼,西方各国公使以五鞠躬之礼,在紫光阁觐见了清同治帝。

      在此次的觐见礼仪纷争中,清廷虽与外国使团交涉三、四个月之久,“譬晓百端,反复辩诘,几于舌敝唇焦”,[2](P29)最终仍是被迫屈从于外国的压力,第一次同意外国使臣不以跪拜之礼觐见清帝。这不但改变了有清以来二百年余列祖列宗之“旧制”,也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华夏礼仪“旧制”。外国人以鞠躬或作揖礼觐见同治帝的事实,如同一个强有力的楔子,严重动摇了传统跪拜礼仪的权威与根基。

      二、内部的反思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需要有其内部的必要条件。跪拜礼仪的废除也是如此。

      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带来了介绍西方国家礼制、礼仪的书籍,诸如《西礼需知》、《戎礼需知》等等。19世纪60、70年代,清廷开始向海外派遣各种类型的使团和官员,他们第一次亲自了解和认识了西方国家的政治与外交礼仪,并自觉不自觉地与中国传统的跪拜礼仪相比较。

      1866年3月,清廷派斌椿等人随赫德前往英法等国考察。斌椿等人是以怎样的礼仪谒见英国女王的,并未留下十分明确的记载,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即他决没有向女王行跪拜之礼。其后,他随赫德赴瑞典、比利时等国,也受到了类似的礼仪接待。

      年过花甲的斌椿对西方国家的外交礼仪问题反映较为迟缓,但与其同行的同文馆学生张德彝在其《航海述奇》中则明确记述说:“其君臣相见,无山呼跪拜礼,只垂手免冠而已。”张德彝与斌椿等人“相见(英国君主)亦如是,只不脱帽”。[3](P546)

      1868年,清廷官员志刚、孙家谷等随蒲安臣出使西方各国时,采用的是西方通行的握手或鞠躬礼。西方国家的这种外交礼仪,对于久居中国的清廷官员来说,无疑必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孙家谷有关出使西方各国外交礼仪的记述,虽极其简约,但却又极其明确:“秋后渡西洋,抵英吉利岛国,见其女君,礼节不过进退三鞠躬而已。彼此立谈,无跪拜之文。赞以美词,循旧典也”。[4](P381)

      其后,伴随着介绍西方国家各种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思想、文化,包括礼制制度的书刊大量传入,伴随着清廷出使西方各国人员的增多,中国人对西方礼仪的认识更加广泛而深刻。特别是此后中国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更促使进步的中国人开始反思中国传统礼仪与民族奋起自救的关系,以审慎的态度对中西各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进步的中国人认为,传统的跪拜礼俗,只能培养人们的愚忠愚孝思想,泯灭国民的独立人格意识,因而发出了废除以跪拜礼为主要标志的繁琐礼制的呼声。维新志士谭嗣同在其《仁学》一书中,揭露、抨击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繁琐拜跪之仪”,束缚、钳制臣民百姓思想,“以挫其气节”[5](P341)的卑劣目的与险恶用心。梁启超在1897年任教时务学堂之时,即曾将废除跪拜与变法图强、维新救国联系起来。“今日欲求变法,必自天子降尊始,不先变去拜跪之礼,上下仍习虚文,所以动为外国讪笑也。”[6](P548)然而,他们不是统治者,更不是具有决策权的统治者,其呼声虽亟,却未能对中国政治礼仪制度的变改产生实际的作用和直接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