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转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守义(1943—),男,辽宁海城人,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 辽宁大学历史系,辽宁 沈阳 110036

原文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报

内容提要:

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急剧的转型与发展之中。留学生因其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及其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在社会由神圣走向世俗、由身份制度趋向契约制度、从区社走向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自由、全新学科门类的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K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6425(2004)01-0016-04

      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一直处于急剧的转型与发展中,这个转型是由封建的中古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型。古代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递嬗与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从神圣走向世俗、由身份制度走向契约制度、从区社走向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自由、全新学科门类的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等方面。留学生群体因其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及其知识结构的先进性,成为这种社会转型和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一、从神圣走向世俗

      所谓神圣化,是神化,贵族化,人民没有自主的权力;世俗化的实质是人化,大众化,人们开始拥有自主权力。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行为被圣人思想所控制,行动有许多禁忌,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组织制度被君主专制所控制。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风俗。传统风俗中笼罩着神圣的阴影。比如人们的发式、服饰、婚姻,乃至起居行止。

      古人云: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明代以前的人们都留全发,清兵入关后强迫所有汉人必须如满族人那样剃掉头发的前三分之一,然后编成长辫垂在脑后。其实这是很不方便也不卫生的。留日学生把这嘲笑为“豚尾”。他们纷纷剪掉发辫。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中国人终于在辛亥革命后以短发和分头作为通行的发型。

      清代的通用服饰是长袍马褂。这也是在高压政治下制度化的东西。晚清时期进入中国的一些西方人,他们的服装并没有被中国人所接受,相反,他们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方便,常常穿起中国的长袍马褂。留学生则不同,他们到了国外,很喜欢外国的学生服。在日本,许多学校都规定统一校服,因此,“他们(留学生)一齐动手穿着新制的洋服,卷起辫发,戴上帽子,穿上皮鞋,判若两人,喜不自禁,在镜前照来照去,好像女孩子穿上最漂亮的衣裳一样,乐不可支。”[2](P177)辛亥革命时在各省从事新建设的留学生都穿着立领金扣的服装,那就是日本的学生服。相传由孙中山先生所设计的中山装也主要是根据日本的学生服进行改良的。欧美留学盛行时,人们崇尚西式洋装。大批中国学生留苏时,中国社会又流行苏联式前进帽和布拉积。新时期里,随着全方位留学的展开,青年服饰更走向多样化与世俗化。

      古代青年的婚姻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自己主宰命运。留学生到了国外,学习了国外青年的自由婚姻观,逐步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传统社会,人们的起居行止往往接受神祗的控制,行动之前,要预卜吉凶,或者翻看皇历,再定进止。此俗起于商殷,终于近代,贵族尤甚,平民从之。经过以留学生为重要载体的中外文化交流后,东方多神论及迷信思想受到有力冲击,人们的行动基本由自己控制,受神祗左右的状况大为改观。

      二是文化。古代的文化是贵族文化,著书作文用文言文,书面语与口语相脱节,不是大众的文化。留学生致力于向群众推广文化,十分重视文化的通俗化和大众化。1901年,《无锡白话报》出版,1904年,在日本留学的秋瑾于东京创办了《白话报》[3](P310)。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写《猛回头》、《警世钟》,邹容写《革命军》等小册子也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鼓词形式,让贩夫走卒都能明晓革命大义。

      受白话文潮流的影响,有些老翻译家也开始用白话文翻译作品,比如伍光建本来习惯于用古简的文字译介外国书,后来却用白话文译介了许多西方的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他翻译的法国大仲马的《侠隐记》和《续侠隐记》[4](P2),生动传神,深受读者喜欢。

      许多留学生都致力于舆论宣传。留学生学习国外的报刊杂志的形式,纷纷办起刊物。据统计,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在日本所创办的刊物有60余种[3](P303-308)。留法学生创办了《赤光》等刊物。他们把这些刊物发往国内,不仅宣传了进步思想、科学和文化,而且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新传媒方式的改革。

      三是观念。差不多每次大规模的留学运动都与一种观念的转化相伴。不难发现,清末大规模留学运动中,传统的“怀旧尊古”被“弃旧图新”所取代;在庚款留学及后来的欧美留学中,传统的“迷信思想”被“科学”与“民主”所取代;在留法勤工俭学及后来的留苏运动中,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旧观念转变为“劳工神圣”。这些都是思想观念从神圣走向世俗的重要转型。

      二、从身份社会趋向契约社会

      从身份制度到契约制度,其实质是从等级社会转向平等社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身份社会。满族统治者与汉人及其他各族人民之间不平等,满人内部也不平等,有贵族与包衣、主子与奴才之分;汉人内部也有主仆之别。留学生到了国外,深受“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影响,纷纷追求平等和自由,反对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1902年2月10日,东京留学界利用欢度中国传统新年的团拜举行了留学界大集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国留日学生会馆,留学生代表吴禄贞致辞说,会馆的成立无异于美国的独立厅,在随后成立的会馆里,所设干部只有总长、副长、总干事长、干事,取消严格等级,追求平等精神[3](P230)。人们之间的关系由身份制趋向契约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