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东部沿海地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内迁,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成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四川社会学研究因此而得以繁荣,成为四川社会学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这一时期四川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抗战 四川 社会学 社会学作为一门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学科,早期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拥有社会学系和开设社会学课程的学校,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大都集中于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四川由于地处内陆,社会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的设置比沿海要晚。但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社会学在四川也开始得到发展。在四川,开设社会学课程较早的学校是四川公共法政专科学校,在1918年各科课程安排中,已开设社会学课程。成都高等师范学堂1923年第一期文史部公共课也设有社会学。成都大学则在政治系中开设社会学,由著名共产党人杨伯恺讲授。1931年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合并为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不少院系都开设有社会学课程,有的还开设了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边疆问题、社会政策等课程。四川社会学开设较早的另一所大学是华西大学,据许仕廉1927年的调查,在1926—1927年,国内有六十所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共308科,华西大学是开设较多的大学之一。 这说明,到二十年代,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四川已开始得到发展。但是,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和地理上的闭塞,四川社会学在教学和研究上与沿海相比,显得薄弱,发展显得迟缓。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内迁,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成为我国当时教学和研究的中心之一。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也随着这些学校和研究机构的迁入而繁荣起来。当时在成渝两地,集中了一批设有社会学系的学校,在重庆,有中央大学社会学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乡村建设学院社会学系和社会教育学院社会事业行政系;在成都,有金陵大学社会学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学系,齐鲁大学历史社会学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原有的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当时与社会学有关的研究机构,一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族学组,一是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该研究所是1942年燕京大学迁蓉后,与华西大学合署办校,由当时的社会学系主任李安宅和林耀华两位教授创建的,主要从事民族和边疆社会研究。大批教学和研究机构的迁入,使四川社会学一时学者云集,人才荟萃,不少国内外知名学者如许德珩、孙本文、吴景超、言心哲、卫惠林、柯象峰、乔启民、龙冠海、凌纯声、芮逸夫、林耀华、李安宅、蒋旨昂、晏阳初、胡鉴民、张世文、冯汉骥等,都曾在上述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过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这期间,由于人才集中,使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显得非常活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反映出来: 1.在普通社会学方面,这期间出版的重要著作有孙本文的《社会学原理》和姜缊刚的《社会学原理》。 孙本文的《社会学原理》是再版,初版于1935年。初版后,孙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修订,1944年在重庆再版的这本书与原版相比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将原书社会组织举例一章分为社团组织和社区组织两章,新增阶级组织一章,其它章节名称及全书材料内容,亦颇多增删。此书是该类书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曾被部定为大学用书。姜缊刚的《社会学原理》是他想完成的一套书中的一部,其他两部是《社会哲学》和《艺术社会学》,他的《社会哲学》,已于1942年在重庆出版。 2.在社会问题研究方面,在此期间,出版了孙本文的《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全书共四册,从1942年7月——1943年11月出齐。 该套书主要讨论了家族问题、人口问题、农村问题和劳资问题。在四大问题中,又按内容分别论述了数种问题,使该书所讨论问题达四十种以上。 3.有关社会事业和社会行政方面,由于抗日战争的进行、社会事业和社会行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社会对这方面人才需求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学纷纷开设有关社会事业和社会行政的课程,社会教育学院还专门设立了社会事业行政系,不少社会学家加强了对这方面的研究,出了一批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如言心哲主编的《社会事业与社会建设》、《现代社会事业》、柯象峰的《社会救济》、吴榆珍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概要》、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成都社会事业》、孙本文的《社会行政概论》等。在社会事业和社会行政的研究方面,言心哲是一重要代表人物。他1937—1945年在重庆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长期讲授社会事业,1941年曾任重庆实验救济院院长,对社会事业颇有研究,所著《现代社会事业》一书,是当时比较系统地论述社会事业的有代表性的一本专著。 4.有关边疆和民族社会学研究。在此期间,不少社会学家对边疆社会和少数民族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有关边疆社会研究、少数民族研究的著作。如林耀华率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助教和学生深入大凉山地区进行调查考察,写出了《凉山夷家》一书;李安宅、于式玉夫妇深入甘南拉卜楞寺对藏族宗教制度进行研究,写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和论文,如李安宅写的《拉卜楞寺的护法神——佛教象征主义举例》、《喇嘛教育制度》、《拉卜楞藏民年节》、《拉卜楞寺概况》、《拉卜楞寺大经堂——闻思堂的学例》、《藏族宗教实地考察》、《萨迦派喇嘛教》、《拉卜楞寺的僧官即各级职员的类别》等。于式玉写的《拉卜楞藏民妇女之梳发》、《藏民妇女》、《“拉娃”西藏人的巫师》、《拉卜楞红教喇嘛的现状起源与各种象征》、《拉卜楞寺祈祷大会的布施》等。李安宅还对川甘青交界的“安多”地区进行考察研究,写出《川甘数县边民分布概况》,而《西康德格之历史与人口》,则是他考察西康德格地区的研究报告。于式玉则到黑水进行调查,写出了《黑水民风》、《两道堂的商旅——黑水西北的回商》、《麻窝衙门》等。胡鉴民在此期间主要从事羌族和苗族习俗研究,发表有《羌族之信仰与习为》、《羌族的经济活动型式》、《苗人的家族与婚姻习俗琐记》等。此外,在此期间,柯象峰出版了《西康社会之鸟瞰》,徐益棠写了《雷波小凉山之
民》等。在对边疆与少数民族研究方面,李安宅是最为活跃者之一。他不仅亲自深入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写出了许多调查报告,而且对边疆社会工作提出了许多见解,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论边疆服务》、《实地研究与边疆》、《论边疆建设在区域分工》、《边疆社会建设》、《边民社区实地研究纲要》、《宗教与边疆建设》等。《边疆社会工作》一书,则是他研究边疆社会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