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术概论

作 者:
朱琦 

作者简介:
朱琦,美术史博士,文化部外联局干部 100020

原文出处:
美术研究

内容提要:

香港美术有着不同寻常的过去,其在20世纪的发展与文学、影视一样富有成果。“香港美术”是在香港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岭南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并不断吸纳西方现代艺术造型元素的一种边缘型区域美术。它既是感性的、自发的,也是一种包容广泛的移民艺术;它继承了岭南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正统、非规范的叛逆性格和经世致用、开放进取的世俗精神,同时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理性与创新观念;它缺乏系统的美术史源流和形态学上一以贯之的风格,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中西艺术夹缝中寻求沟通与认同,达到艺术上的自由重构。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字号:

      香港曾被视为文化沙漠,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世纪末,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然若以美术论,一、如果文化沙漠是指缺少相应的文化积淀,那么作为一个移民地区,香港并非民智未开之地,居民中的绝大多数秉承岭南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从20世纪初的正吟诗社等旧文学社团,到稍后的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书画文学社以及战后的香港中国美术会、丙申社等,均凝聚了大批岭南传统书画精英。可以说,除了日据时期,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几乎是大陆各种文化精英的荟萃之地;二、如果文化沙漠是指缺少相关的美术创作活动,那么香港的情形并非如此。从19世纪末起,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形成,香港的美术活动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先是作为内地主流美术对立面的避难所,继而进入个性化的蓬勃发展阶段;三、如果文化沙漠是指缺少本土艺术家或本土创作,那么香港也绝非全然如此。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美术与内地息息相关,许多南移香港的艺术家,创作风格基本上是在内地形成的,而到了下半叶,随着政治和经济环境的改变以及新一代香港人的成长,香港美术遂处于自主的发展状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

      显然,香港美术有着不同寻常的过去,其在20世纪的发展,与文学、影视一样富有成果。文化沙漠论者往往从传统的价值观念出发,抱着对商业文化轻蔑的态度来检视香港文化,这就难免带有先入为主的色彩。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香港的美术创作从一开始就与商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通过规模生产制造出高额利润的俗文化充斥市场,成为香港美术的一大特色。但俗文化的影响无论有多大,也只构成香港美术的一个基础层面,并不代表香港美术的全貌。况且,俗中也有庸俗与通俗之分,有些俗文化在经过提炼与改进后,成了新时代的文化标识,产生新的审美标准,这在香港各个艺术门类中不难发现。

      一、香港美术的内涵与发展分期

      回归前的香港,曾被认为是借来的时间和空间,香港居民也自视为过客,没有明确的身份和归属感。人们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聚集在一起,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和教育背景。香港的美术工作者作为这些“过客”中敏感的一群,内心的感受以及艺术表现自然也千姿百态。因此,要给香港美术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不过,与其他任何地区或城市的美术相比较,香港美术又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但见诸具体的作品,更反映在它特殊的发展形态上。

      所谓“香港美术”,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在香港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岭南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并不断吸纳西方现代艺术造型元素的一种边缘型区域美术。它既是感性的、自发的,也是一种包容广泛的移民艺术;它继承了岭南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正统、非规范的叛逆性格和经世致用、开放进取的世俗精神,同时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理性与创新观念;它缺乏系统的美术史源流与形态学上一以贯之的风格,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中西艺术夹缝中寻求沟通与认同,达到艺术上的自由重构。

      香港背靠大陆,面向太平洋,很早就是一个自由贸易港。随着转口贸易的发展,香港成了中外交通的重要枢纽,从19世纪中叶起,西方人来华或中国人出境必多经过此地,因此,香港是中华文化最先接触西方文化的前沿之一。英国殖民统治者在香港实行西方的政治和自由贸易制度,使之成为其在远东的一个重要贸易基地,同时又通过办学办报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现代科学技术,使港民更好地为其服务。殖民者的这些政策,客观上为香港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内地社会矛盾的加剧和革命思潮的风起云涌,香港的特殊地位日益显露,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独特性更加明显,这为香港美术的萌芽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香港的美术活动始于19世纪上半叶,那时,盛行于广州的外销画逐渐蔓延到香港,使之成为重要的生产与销售市场之一。到了19世纪下半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活动的增加,香港逐渐取代昔日广州的地位,来港从事外销画制作与销售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这种以肖似为能事的商业美术好景不长,在新兴的摄影业的冲击下很快便衰落了。外销画兼具中西绘画的特点,故在西方人眼里有“中国画派”之说。它对于香港美术的未来发展虽未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作为香港美术史的前奏,似乎已昭示香港美术日后发展的通俗化和商业化趋向。

      香港美术的真正萌芽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当时,一批落难到香港的前清遗老,利用文酒之会交流诗文书画,以排遣胸中的积郁,而另有一些居港的外籍贵族妇女也以绘画自娱,热衷于举办展览和绘画比赛,他(她)们为文化根基浅薄的香港带来了生趣。与社会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美术形式,是时见报端的政治讽刺漫画和作为商品广告进入千家万户的月份牌,这些流行美术在图解时事政治和推销产品的同时,也默默地开启和影响着香港民众的审美心理。

      从2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往返于粤港之间的画家络绎不绝,几乎囊括了广东画坛的精英。留洋返国的西画家此时也纷纷经停或落户香港,在香港谋求发展。这是20世纪上半叶香港艺坛的一个黄金时期。这些寓居香港的艺术家利用当地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创办画会,设立学校,举办各类展览活动,使香港的美术空间大为拓展。

      抗战爆发后,国家前途、民族存亡和香港安危迅速成为港民的关注焦点,从那时起一直到40年代末,活跃于香港的南移左翼美术家抱着艺术救国的理想,以手中的画笔配合国内抗战,他们也曾提出过接触香港生活、表现此时此地的口号,但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使他们无暇顾及脚下的这个蕞尔小岛。香港美术此时已不由自主地汇入内地的抗战主流美术中,成为内地艺术的一种重要延伸。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传统派与岭南派画家也捐弃前嫌,同仇敌忾。前者的爱国热情集中体现在对国粹艺术的宣传和保护上,通过举办展览和讲座,唤起人们的亡国之痛;后者则直接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对新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们为战后岭南艺术在香港的发展赢得了较大的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