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实,以无形遗产申报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100102

原文出处:
美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4年4月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院召开,两天的会议研讨了三方面的议题:1、中国民间剪纸无形遗产申报与传承保护现状;2、中国民间剪纸无形遗产传承保护模式探索;3、中国民间剪纸与当代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中国民间剪纸作为具有普遍性和多民族性的无形文化遗产,在申报遗产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思考和社会实践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传承保护事业的开展,为急剧变革发展的中国提出了诸多问题的思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5月18日启动并公布了首批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音乐”入选。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保护热潮正在兴起。2004年5月18日由国际博物馆学会发起的“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4月13日文化部已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云南丽江公布了第2批29项试点名录,其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陕北小程村黄河原生态文化”项目入选。2004年6月28日在苏州即将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会议,对“世界遗产”认知和保护理念的普及,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官员高桥晓女士回顾了教科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对中央美术学院正在承办的中国民间剪纸遗产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指出:“2003年,在第32届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取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国际惯例’。该惯例旨在保护口头传述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宗教仪式、喜庆活动和传统手工艺,以及有关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和实践。这个新的法律手段是对联合国保护世界有形文化遗产的其他惯例的一个补充。这个惯例将在得到30个国家的认可3个月以后开始实施。阿尔及利亚在2004年3月成为认可惯例的第一个国家。该惯例一旦实施,将会使杰作项目更加完整,建立起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名单。

      中国的民间剪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的,现在被认为是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杰作的候选。中国民间剪纸起源于各地的手工艺术,通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巧而不断发展起来。中国人民是这种独特艺术的发明者,也是这种艺术自豪的所有者。剪纸艺术世代相传下来,是精密和熟练技艺出色的典型,她将创新与传统结合起来。面对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的科学编录和学术研究、对正规教育课程中中国民间剪纸课程的完善、以及对年轻艺术家的培养,无疑将对这种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促进作出重要的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代表中国民间剪纸申遗的主办方发言。他指出;“中国无形遗产传承保护事业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文明转型期开展的一项有时代意义的事业,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关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厚丰富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中国21世纪发展的具有文化基因意义的精神财富。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无形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持久性中活态文化因素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中国民间劳动妇女群体作为民间剪纸主体的传承者,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民间剪纸的申遗工作,具有重要的本土文化传承发展的范式意义,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了民间文化在中国教育领域传承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在高校的建立和高校文化遗产社会参与服务理念的增强。”

      两天的会议研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学者、文化遗产地政府官员、中小学教师代表、国外学者及驻华使馆文化专员、福特基金会代表以及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代表、少数民族社区民间艺人代表们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文化视角、以及不同的无形文化遗产相关经验和阅历,围绕着民间剪纸及相关无形文化提出了诸多问题和丰富的实践信息,现就研讨会所涉及的遗产传承保护理念和实践观点以及国外遗产保护相关信息概括综述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首先是以人为本的,非文字、非固定空间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是文化承载传递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发展的主体。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也反映了生物多样参照下文化生态存在的整体相关性特征。“以人为本”的传承保护模式,应当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的根本模式和基本准则。

      二、文化生态与文化空间的保护

      关注与保护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空间尤其是节日文化空间是民间艺术传承的基础。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大自然的阳光、土壤、气候等因素,同样,民间剪纸遗产类型的传承保护依赖于民俗空间的存在与实现。对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双重因素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重视是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传承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提出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整合对文化多样性保护在整体性与可持续性方面实现的重要意义。

      三、认知文化基因是遗产保护和文化发展的基础科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当是文化基因的传递。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发生发展的,活态的文化也如同自然中的河流,流则清,不流则腐。在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中,民间文化具有很强的循环性和稳定性,今天传统农耕文化所发生的急剧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具有“内驱性”的变化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民俗流变,反映了文明在整体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变是生活的必然,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基因。围绕着“生存与繁衍”这个具有大自然普遍性的生命主题,民间文化在漫长的农耕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方式。生活里民俗的自发性是文化传承流变的重要因素,祈望完全人为的自觉只是一种愿望,水离开了河就像树叶落了地,珍藏的记忆替代不了生命的延续和生长。因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基因的认知,是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舍本逐末、守表丢里的重要实践基础。文化的生与死是辩证的,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异。但任何一个变革的时代,拓展以人为本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尊重,开放包容的胸怀,让内心的道德回到大地、回到生活的世界中。因为在生活世界永远是开放着的“多重实在”的活力现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