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当代艺术是一种美国艺术”

作 者:
河清 

作者简介:
河清,原名黄河清,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浙江 310002)

原文出处:
美术研究

内容提要:

国际当代艺术在根本上是一种美国艺术,或一种“美国式艺术”。就是说,其形成、发展和确立,完全是美国推促的结果。“国际当代艺术”形成于二战后的美苏文化冷战。美国动用马歇尔计划和众多基金会的巨额资金,全力在欧洲宣扬“美国文化”和“美国艺术”,把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行为、极简、观念、装置、观念、影像等“美国式”艺术确立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美国艺术”在1970年代起获得“国际当代艺术”之名,形成某种“当代艺术国际”。中国应负有一种文化使命,去抵抗美国主导的“当代艺术国际”,去创造真正中国的当代艺术。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标题确切地应如下表述:国际当代艺术在根本上是一种美国艺术,或一种“美国式艺术”。就是说,其形成、发展和确立,除了内在的西方艺术史文化逻辑,完全是美国推促的结果。它由美国所主控,代表了美国的社会文化精神。

      说国际当代艺术是一种“美国”或“美国式”艺术,如此强调艺术的“国族”性,对于听惯了“全球化”“世界化”的耳朵,几乎是反动透顶。但,当我越深入一块中国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研究的巨大空白,我越坚定了这样的看法。

      我以为,“国际当代艺术”形成于二战后的美苏文化冷战。

      这里首先要弄清何谓“当代艺术”。就这个题目可以写一篇长文或一本书,这里只能简而言之。我觉得法国《前卫》艺术杂志(Art Press)主编米叶(C.Millet)女士的观点较为简明。她认为所谓“当代艺术”产生于1960-1969年代,确立于80年代。(注:Catherine Millet,L'Art contemporain,Flammarion,Paris,1997)事实上,“当代艺术”的说法在西方自70年代起,渐渐取代“先锋”(前卫)的说法。

      之所以会发生“当代艺术”取代了“先锋”标签,我以为这与美国在60年代夺取了西方艺术的主控权有关,也可谓是对60年代得到国际化的“美国艺术”的确认。1964年美国人劳申伯格夺得威尼斯双年展大奖是“美国艺术”在欧洲确立、并赢得国际地位的划时代标志。

      正当1947年苏联阵营建立“共产情报局”(Kominform)以取代原先的共产国际(Kominter),195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建立“文化自由大会”(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在西方各国建立分会,两者都是“国际”性质。

      与苏联强大的文化宣传相对应,美国也在欧洲、在世界各地开展了一场毫不逊色的“文化战争”或“心理战”(艾森豪威尔专门设立“心理战略委员会”:PSB-psychological Strategy Board)。从“文化自由大会”创立的1950年到1967年更名再到1979年正式结束,(注:“文化自由大全”1969年更名为“国际文化自由协会”,一直延续到1979年。)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动用马歇尔计划和160多个基金会(尤其是洛克菲勒基金、福特基金和卡内基基金)的巨额资金,全力在欧洲宣扬“美国文化”和“美国艺术”,首先把抽象表现主义,然后把波普、行为、极简、观念、装置、观念、影像等“美国式”艺术确立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由此把世界艺术的中心从巴黎“移到”纽约。

      加拿大法裔艺术史家吉尔博(S.Gilbaut)1983年出版了《纽约是如何窃取现代艺术的概念的》一书,(注:Serge Gilbaut:Comment New York vola I'idee d'art moderne,Jacqueline Chambon,Paris,1998)揭露了美国把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捧炒为“典型的美国艺术”,然后将其推向欧洲确立为“国际艺术”,最后推崇为“普世性艺术”的三部曲。吉尔博批评艺术史家们都仅仅从审美形式或从现代艺术演变史的角度来解释“美国绘画的胜利”,避而不谈这种“美国绘画”成功后面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吉尔博正是从后一种角度阐述“美国艺术”在一种“文化政治化”的背景下取代“巴黎画派”的过程。

      早在1948年3月,抽象表现主义理论辩护人格林伯格在《党派评论》(当时受中央情报局资助)杂志上宣告:“在过去5年里美国艺术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平,涌现出戈尔基、波洛克或史密斯这样新一辈天才……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西方艺术的主力终于也随着工业生产和政治权利重心一起,转移到美国来了!”(注:格林伯格“立体派的衰落”一文,in Partisan Review,1948,n03.)今天习惯于认为美国引领“世界”艺术主流的人恐怕难以想象,当时的美国文化艺术在欧洲人眼中毫无地位,始终处于“外省”、“乡下”地位。纽约是巴黎艺术的“殖民地”,美国人始终与物质主义、粗鲁、没有文化教养的形象相联。为了改变这种文化弱势的形象,美国的文化冷战决策者们全力要制造一种“美国艺术”,向巴黎宣告自己的“独立”并取而代之。

      吉尔博指出:“1948年,宣传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美国的文化形象……选什么形象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眼光转向了先锋(抽象表现主义)”(250页)。波洛克于是被历史地推到荣耀的顶峰。“美国性”被空前地强调:波洛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不是来自欧洲的移民,而且不是“毕加索和马蒂斯培养出来的”。其次,波洛克的艺术是“彻底美国的”(radicalement americain),与优雅阴柔的巴黎画派截然不同,波洛克的绘画是阳刚,表现的是“暴力、力量、巨大、直率、未完成”,完全“反巴黎”(antiparisian)。格林伯格高亢激昂地把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称作“美国式绘画(americain type painting)”!

      一时间,“美国”这个形容词满天飞;除了格林伯格的“美国式绘画”,还有“美国行动绘画”(理论家罗森堡),“新美国绘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主管巴尔),“现代美国绘画和雕塑”(艺术史家亨特),“美国绘画的胜利”(艺术史家桑德勒)(注:桑德勒(I.Sandler)的《美国绘画的胜利》(The Triumph of American Painting)。)……1949年的《艺术杂志》(Magazine of Art)还曾发问:“存在一种美国艺术吗?”众多艺术评论家异口同声表示肯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