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魂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邓绍基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就已出现的女主人公“离魂”、“还魂”故事,大多与爱情、婚姻问题联系在一起。细加区分,大致可分离魂型、还魂型和纯一的人鬼相恋型三种。这三种类型故事最初当是民间传说,后来被写成文本,在发展过程中多有演变,也有交叉。以民间深层文化背景作观照,从各种视角来研究它们的演变和交叉,人们将会进入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 《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发表陈友冰文章《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认为:李贺的鬼神诗大致可分为天神、仙道、鬼怪三个系列,以写天神和鬼魂为主,两者分别反映了李贺生活理想的两个侧面。对天帝等最高神祗描写有世俗化倾向,借以诠释自己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悟;描写天帝臣工对象以水神居多,体现李贺反理性的美学倾向;其笔下鬼魂都不具备福祸人类的能力,相反却依恋人世或靠人们祭奠以除饥馁,呈现一种凄迷的美,是对“生”的一种美学沉思。精怪类以死亡恐怖为主调,是人世间黑暗恶势力以荒诞形式的再现。仙道类多采自前人典籍记载,女性占很大比例,表现出与《楚辞》和南朝乐府不同的题材特征,主要反映了李贺的恋母倾向和求仙长生的幻灭。 《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舒大刚、李冬梅发表于《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所辑《诗说》、《春秋说》不见于今存各本《栾城集》,为现行各家苏辙文集的整理本和苏辙佚文的辑本所未录,也为苏辙研究者所忽略,通过对其内容的比较研究,揭示《诗说》与苏辙《诗集传》和《古史》二书所持观点基本一致;《春秋说》与苏辙《春秋集解》“西狩获麟”注解完全吻合。《诗说》与《春秋说》实是苏辙两篇“诗经学”和“春秋学”的重要论文,对研究苏辙的经学成就和学术思想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种《琵琶记》的版本,通过这些版本间的差异,可以看出其在明清时期的流变情形。《中华艺术论丛》第1辑刊登俞为民《〈琵琶记〉的版本及其在明清的流变》一文指出,《琵琶记》现有全本流存的数十种版本中,陆贻典钞的《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记》是现存《琵琶记》中最接近元本的一个版本。通过其与明刊本的比较可以看出,经过明人的改动,《琵琶记》在戏曲结构上更严谨,人物性格的描写更统一,更细致,语言更富文采,曲律也更加规范。 蔡义江在《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期发表《畸笏叟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畸笏叟应为 曹頫的结论:从畸笏叟与市井泼皮的交往、“先姊逝太早”之身世以及自称“废人”自号“畸笏”等迹象来看与曹頫经历相同;“余二人”即“我们做父母的”;从“命芹溪删去”、“故赦之”的语气以及常提及雪芹儿时情状来看应为雪芹长辈;对曹寅时代的事也常提及;对抄家记忆深刻;对雪芹行文妙处留语慰勉,流露父子温情;特别关心书稿并且有权保存遗物,也说明其身份应为雪芹至亲家属。 嘉道之际,吴中词派主张声律说,在清词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意义。《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发表沙先一文章《吴中词派与嘉道词风》,从乾嘉学风、地域文化、词史风会等方面探讨了吴中词派的形成,并分析了其创作得失和词史意义,认为吴中词派对浙西词派表现出既亲和又游离的特点,与常州词派也显示出交错并存、相互汲取的特征。吴中词派在创作上严守律韵,对嘉道词坛疏于声律的弊病有所矫正,并直接影响了清季民初的词学创作。 明清以来对八股文的鄙弃和抨击,使这种文体及其写作难以进入当代的文学史叙述。《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蒋寅著,《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通过时人的自述来重构当时的文学生态,说明举业如何给文学创作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从根本上褫夺了人们在文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可能性,从而对明清时代的文学写作及其命运赋以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