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悦城,位于广东省德庆县东南部,总面积221平方公里,总人口31811人。这样的一个小镇,却因龙母的传说、龙母祖庙和龙母信仰而名闻海内外。 悦城龙母的传说早在南朝刘宋年间,就被沈怀远的《南越志》记载下来,至今已一千五百多年。而它产生的年代则更为遥远,可上溯到秦始皇时期。它在历史的发展中,经文人仕宦的著录和宣传,保持了完整的形态;在民间,又经过民众的加工创造,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性。尤其是,它与龙母祖庙联系在一起,获得了播布四方、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但对龙母传说的研究,却是较晚近的事。1928年,容肇祖在《民俗》周刊第9、第10期(后收入《迷信与传说》一书)上,发表《德庆龙母传说的演变》一文,揭开了龙母传说研究的序幕。该文从唐宋明清历代诗文、县志、碑记中搜寻有关温媪神异事迹的材料10余则,详述了龙母传说的历史演变过程。黄石在《关于龙的传说》一文中,对龙母传说中的“掘尾龙”形象进行了解读,认为龙本为祥瑞之物,掘尾龙反为暴风雨的征象,这是对南方清明前后突如其来的风涛的解释。黄芝岗在《中国的水神》中对掘尾龙则是另一种解释,他认为,在龙母传说中,“龙掘尾”是一种新的参入,参入的原因是因为南方造船,为“龙掘尾”,船既有这种装饰,人便以为有这样的龙了。尔后,温仇史的《掘尾龙拜山》,陈摩人的《悦城龙母传说的民族学考察》,叶春生的《从龙母传说看中华民族的两大发源地》和《龙母信仰与西江民间文化》,顾希佳的《龙子望娘型故事研究》,刘守华的《〈搜神后记〉中的〈蛟子〉和龙母型故事》,王娟的《断尾龙故事类型的心理分析研究》等文,先后对龙母的传说进行了研究,它们或研究龙母传说的起源演变,或研究它的思想变迁,或研究它包含的民族学、人类学信息,或研究它对现实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等。尽管他们都只是从某一个具体的视角来看龙母传说,而且侧重在对文字材料的搜集和运用,对各地分布的龙母传说也缺乏比较分析,但毕竟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打好了基础。本研究便是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书面资料和口述资料并重,运用历史地理学派母题分析的方法,对龙母传说的记载年代、起源及其发展做出新的探讨。 二、最早记载 容肇祖在《德庆龙母传说的演变》一文中认为,龙母传说的成立期主要在唐代的一百年间。其见诸记载的,最早是唐刘恂《岭表录异》里的《悦城龙母》: 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孀妇也。绩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置绩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固无意望报也。媪常濯浣于江边。忽一日,见鱼出水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渐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媪亦渐丰足。朝廷知之,遣使征入京师。至全义岭有疾,却返悦城而卒。乡里共葬之江东岸。忽一夕,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注:刘恂:《岭表录异》,第11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后人在论及悦城龙母传说的最早记录版本时,多持此论。但检阅有关史料时发现,这一传说并非悦城龙母传说的最早记载者。无论从记载年代,还是内容考察,《端溪温媪》应为最早者。据《渊鉴类函》引: 《南越志》曰:“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其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守宫,长尺许,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水,萦回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谓曰:“龙子今复来也?”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乃使以元圭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卒,止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即此也。(注:《渊鉴类函》卷四三七引《南越志》。) 《南越志》系南朝刘宋时沈怀远所作,说明至少在南朝刘宋年间就有龙母传说的记载。从传说所记年代考察,《南越志》有记载(原文已佚)是可信的。端溪县设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广东境内15个秦汉古县之一。唐武德五年(622年)设立南康州,贞观十二年(638年)才改名康州。该名称一直到宋绍兴元年(1131年)才改为德庆府。沈怀远是在南朝刘宋年间(420-479年)写作《南越志》的,不可能提到康州;而刘恂著《岭表录异》一书是在877年,他提到康州是很自然的。另外,在历史地图册上,尽管没有“始兴江”的记载,但在东晋却有“始兴”的地名(今韶关市附近),在南北朝刘宋年间,升格为“始兴郡”,治所在今韶关市(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4年版。)。始兴江大概是始兴郡附近以地名命名的一条江,它的得名亦十分古老。 从内容来看,《岭表录异》所载龙母传说已有所变异:一是将老妇人说成是丧偶的寡妇,在观念上进了一大步,因为一般的感生神话都说是老妇人或未婚女子感孕育子,并未提及有配偶的,符合“民只知有其母而不知有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特点;而将龙母说成是寡妇,说明曾经有配偶,其婚姻已过渡到对偶婚的文明社会。二是将龙母以捕鱼为业改为织布,也符合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即由渔猎时代过渡到农耕时代,织布是农耕时代的标志。三是龙子由一守宫变为一斑四青的五小蛇。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京城东春明坊五龙祠,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从元武门迁来。国朝缘唐祭五龙之制,春秋两季例行祭祀。熙宁十年(公元1068年)八月,信州五龙庙祷雨有应,被赐额“会应”。从此五龙庙皆以此名额。徽宗大观二年(1108)十月,诏天下五龙庙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很有可能,五小蛇来自唐代的祭五龙之制。四是少了断尾和南方谓船为龙掘尾的解释,增加了龙母有疾而卒和移墓之说。这一演变,较之龙母传说形成期有了较多的补充和丰富,符合传说年代越近,说法越是繁复的一般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