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袁宏道、张岱或者顾炎武来,中文系的学生,知道全祖望(1705-1755)的肯定要少得多。原因是,一般的文学史甚至散文史上,都不太讲他。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前年出版的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下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介绍了清代散文名家四十四位,但就是没有全祖望。这点,我觉得很奇怪。现代学者中,真正关注并极力推崇全祖望文章的,反而是历史学家黄云眉。今人读全祖望的书,完全可以从黄的《鲒埼亭文集选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入手,那书做得很不错。中文系教授忽视全祖望,历史系先生反而“慧眼识英雄”,这与全祖望所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美文”有关。 学界一般将全祖望作为历史学家看待,不太关注其散文成就。而我的《中国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里,则用“最高规格”,选了他六篇。不用说,我对全文有偏爱。为什么?等下我会具体谈到。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即现在的宁波)人。据史家称,甬上全氏,自南宋至清初,诗书之泽不绝,乃富有文学传统的世家。曾祖、祖父、父亲均坚持遗民气节,入清后不再做官,这点对全谢山日后的立身处世以及文章趣味,有很大影响。王永健《全祖望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将全祖望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从出生到二十五岁,读书甬上,怀抱大志;二十六岁到三十三岁,“薄游京洛”,饱尝人生艰辛;三十四岁至四十四岁,家居十载,潜心著述;四十五岁到五十一岁,奔走衣食,二任书院山长。这个描述简单明了,且大致可信。进京赴考时,全祖望住在内阁学士李绂家,那是在宣武门南一所故相国的房子里。在京期间,全祖望曾和李绂共同借读《永乐大典》,分经、史、志乘、氏族、艺文五类,摘抄难见之书,每天二十卷,就这么一直读下来。梁启超、钱穆所撰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都提到从《永乐大典》里头纂辑佚书,乃乾隆皇帝开四库馆的最初动机。京城读书固然愉快,仕途却很不顺利;日后的家居著述,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个时代,不当官,必然家境贫寒。去世时,家人出其藏书万卷,换得二百金,才把他安葬了。 就这么一个仕途很不得志的读书人,大概有著述三十种,留传下来的,除了《鲒埼亭文集》《鲒埼亭诗集》外,还有就是《经史问答》、《校水经注》、《续宋元学案》等。《宋元学案》是黄宗羲父子草创的,后来由全祖望续成,一般认为,谢山的工作量占十分之七八。全面介绍全祖望的著述,不是我的任务,下面集中谈三个问题。 第一,经史文三合一 蒋天枢《全谢山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附录严可均(1762-1843)《全绍衣传》,其中有这么一句:“余观古今宿学,有文章者未必本经术,通经术者未必具史裁,服、郑之于迁、固,各自沟浍,步趋其一,足千古矣,祖望殆兼之,致难得也。”类似的话,约略同时的阮元(1764-1849)也说过。在给《经史问答》作序时,阮称,他特别欣赏全祖望的学问。因为,理学家的学问,就好像海上神山一样,虽然高妙,但可顷刻间生成——当然也可顷刻间消灭,而像全祖望的学问,则是:“如百尺楼台,实从地起,其功非积年工力不可。”学问路数不同,有见识、学力之异,就好像佛教有顿悟、渐悟之别。阮元是汉学家,他欣赏全祖望这种百尺楼台从地起的治学方法,强调“积年工力”,自有其道理。但这不等于另一种研究思路,那些如“海上神山”般“顷刻生成”的,就没有任何价值。这篇序文里,我更关注的是下面这段话:“经学、史才、词科三者,得一足以传,而鄞县全谢山先生兼之。”凡给人作序,都容易犯一个毛病,那就是专挑好话,而且夸大其辞。像此序称《经史问答》可与顾炎武的《日知录》媲美,评价明显过高。但表彰全祖望将经学、史才、词科三者合而为一,却是搔到了痒处。这既是全祖望的特长,可又不完全是;比如,在我看来,这话完全可以移赠给全祖望极为崇拜的黄宗羲。再说开去,这或许正是黄、全所从属的浙东学派的特点。 谈论“浙东学派”,不能不涉及章学诚。在章氏的《文史通义》里,有一篇《浙东学术》,其中提到,一般人把顾亭林作为清学的开山祖;其实,顾炎武的学问乃浙西之学,跟浙西之学同时并存、遥相呼应的,还有一种浙东之学,代表人物是黄宗羲。此前,学界一般关注顾炎武这条线,其实,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之学同样值得重视。 诸位可能马上提出质疑,顾炎武明明是昆山人,按现在的建制,昆山属于江苏苏州,怎么变成浙西学派?诸位必须了解,学术史及文学史上的“浙东”、“浙西”(如“浙东学派”、“浙西词派”等),不同于今日的行政区划。因为,唐时置浙西、浙东两道,到了宋代,称浙西路、浙东路。清人所说的浙东,包括现在的宁波、绍兴、台州、金华、温州这一块,而浙西则除杭、嘉、湖外,还包括旧苏、松、太,也就是今天的苏州、无锡、常熟这一块。浙东浙西,治学为文各有特色。“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故浙东浙西,道并行而不悖也。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各因其习而习也。”这话说得很公允,可在具体论述时,章学诚明显偏向于浙东之学,强调其渊远流长,从南宋的永嘉学派、金华学派,也就是叶适、陈亮那里,一直延续下来。江浙这块地方,从宋代开始,经济文化确有很大的发展。南渡以后,更是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浙东学派与永嘉学派是否真有联系,学界意见分歧;但浙东的人文荟萃,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流风余韵,甚至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这点,念现代文学史的,大都印象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