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智道德观论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

      “智”古代作“知”,《说文解字·矢部》说:“知,识词之,从口从矢。”徐颢《说文解字注笺》解释说:“知,智慧及知识之引申,故古只作知。”由上可知,“智”有二义,一是聪明,《孟子·公孙丑下》:“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一是智慧、智谋,《淮南子·主术训》:“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史记·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在今天,“智”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没有人对智的重要性有任何怀疑,在这一点上,智不像忠、孝、仁、义等德目那样社会作用复杂,容易引起意见分歧,甚至尖锐对立。

      先秦时期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智是歧义最多的道德范畴之一。不同学派对智的看法大相径庭,歧见迭出,有的肯定它,贵智、重智;有的否定它,弃智、反智。贵智、重智很好理解,弃智、反智,连智都可以不要,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在先秦时期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先秦各家中,大致而言,儒墨两家对智持肯定态度,肯定中又有不同,我们称儒家贵智,墨家重智;道法两家对智持否定态度,否定中也有区别,我们称道家弃智,法家反智。

      一、儒家贵智论

      儒家是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重要学派。儒家学说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

      儒家主张积极地运用智性,尊重知识,是坚定的贵智论者。儒家的贵智传统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家贵智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被认为是仅次于仁的重要德目。

      什么是智?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大师分别从不同角度给智下了如下的定义:

      孔子认为智就是“知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智)。子曰:知人。

      在孔子看来,智,也指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1〕

      孟子认为智就是“是非之心”。《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倡言“仁义”、“仁政”,他认为人有了是非之心,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可以行仁义,施仁政,所以他认为有是非之心就是“智”。

      荀子给智下了个颇有见地的定义。《荀子·正名》: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认为只有当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有所合”,方可称之为“智”。

      儒家认为智是人生追求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并逐渐提升,使之成为维护封建人伦关系和等级制度的一项道德信条。

      智为“三达德”之一。

      智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在孔子那里,“仁”是最高的道德理想,但他又重视“智”与“勇”这两种道德品质,并把“智、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他说:“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孔子把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 认为要达到这样的道德水准很不容易,连他自己也还没有能够完全做到。《中庸》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谓“达德”就是通行天下的美德。

      智为“四德”之一。

      提出四德的是孟子。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对道德规范作了系统的论述,归结起来,是仁、义、礼、智“四德”。四德之中,仁、义是根本,礼、智服务于仁、义。智虽然屈居仁、义之后,但正因为有智,才能使“事亲”、“从兄”见之明而守之固,不可动摇,智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德目。

      智为“五常”之一。

      仁、义,礼,智、信这五个道德范畴,先秦儒家早已提出,但是把它们概括为“五常”的却是董仲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第一》中说: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就“五常”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的关系而论,董仲舒和孔、孟一样,是以“仁”为中心的,关于仁、智关系,他强调“必仁且智”、“仁智双全”,显示了后儒对智的关注。

      由上述可知,从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到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再到董仲舒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多有变化,但“智”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所有德目中,仅有作为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核心“仁”的情况与其相仿。

      第二,在仁智关系上,主张仁智统一,建立“仁且智”的理想人格。

      孔子认为仁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也是道德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但孔子固然贵仁,而亦贵智,智是作为“仁人”的前提条件,没有智就谈不上仁。孔子虽以为仁者境界较智者为高,智者次于仁者,但他兼重仁智,这还是值得注意的。

      儒家把仁看得很高,孔子也从来不轻易许人以“仁”,但仁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求仁的过程中,智也可以发挥特殊作用,这就是以智辅仁,“智者利仁”。智者利仁首先表现在智利于仁的养成。孔子自己就是走的从“志于学”到“不惑”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由智及仁的人生之路。孔子本人好学,反对愚昧与盲从,也要求别人好学不懈,认为无知而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仁德之人的。颜渊是孔子众弟子中以智养仁的表率。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却一心向学,“闻一以知十”〔3〕,因此,他达到了很高的仁的境界, 孔子称赞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