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孔子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家。孔子的“立人”、“达人”理论,是其师德理论的重要部分,它包含了有教无类、全面培养人才的丰富内涵,对当今的教育与教学实践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产,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服务。 关键词 孔子 师德观 “立人” “达人” 一 在孔子的学说中,最高的道德范畴是“仁”,在《论语》中,就有一百多处是讲到“仁”的。依照孔子的意思,“仁”是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是一切优秀作风和优良表现的不可竭尽的源泉;因此,做到了“仁”便是一个崇高的人。 既然“仁”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仁”是什么呢?教师的“仁”便是“立人”,“达人”。这是孔子提倡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意即:作为教师的“仁德”就是自己希望有所成就,也希望别人有这样的成就;自己希望有才能,还要别人有才能;自己有知识,通晓学问,明白道理,也要使别人有知识,通晓学问,明白道理。这说明,他不仅要求自己品学兼优,也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学识及明白的道理去培养有学问的、懂道理的、有自立能力的人才。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立人”、“达人”实质是他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他的仁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也即是他的师德理论。 为什么说“立人”、“达人”是他的师德理论呢?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立人”、“达人”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对学生有挚爱之情,才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这个问题上,孔子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师德风范。孔子很热爱自己的学生,把培养学生成为他理想的人才——具有崇高品德的君子看成是自己的职责。为完成这个职责,他全面地关心学生成长。比如,他对学生的前途予以重视,看到了他们的未来,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怎能断定他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论语·子罕篇》)。为了使学生将来能有所成就,他把全付心血放到“立人”、“达人”的教育事业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上,他积极、热情、“悔人不倦”,即使在周游列国时,也带上弟子,不怕旅途艰辛,一路讲学从未间断,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者,是丘也”《论语·述而篇》)。在生活上,他对学生也很关照。例如:他的学生冉佰牛患了恶疾,别人都不敢去看他,而作为先生的孔子不但去看了他而且还执手安慰他,并不因而嫌他(《论语·雍也篇》)。由于孔子热爱他的学生,关心他的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因此在学生中有很高威信。他的学生对他有时崇之如神明(《论语·子张篇》),有时爱之如父亲(《论语·先进篇》)。这是对孔子“立人、“达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个崇高品德的赞扬。 (二)“立人”、“达人”是德、智、行全面关心、培养学生。 这体现在孔子以“文、行、忠、信”四种知识教育学生方面(《论语·述而篇》)。“文”是指历代文献,“行”是指社会生活实践,“忠”是指对待别人的忠诚,“信”是指与人交际的信实。 “忠”与“信”的教育是属于德育的范围。 孔子培养人才首先注重的是德育。他要求学生“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要做道德品质优秀的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道德品质恶劣的、小人式的儒者)”(《论语·雍也篇》)。为此,他教学生以“忠”与“信”的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忠”是我国传统的做人美德。孔子认为“尽己之谓忠”,作为君子要“执事敬、与人忠(从事工作严肃认真,为别人服务忠心诚意)”(《论语·子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与“忠”相联系的是“信”。孔子教育学生要“主忠信(以忠信为主)”(《论语·学而篇》)。“言忠信、行笃敬(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论语·卫灵公》),“敬事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篇》),否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实,不晓得他怎么可以)”(《论语·为政篇》)。 学生除了要具有“忠”、“信”的品德外,孔子还要求学生养成坚强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道德意志。他认为,有了坚强的道德信念,就能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成仁”,为崇高的道德目的而献身。有了崇高的道德情感,就会对好坏行为产生一种爱与憎的情感,“能好人,能恶人”,“恶不仁者”而认为“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篇》)。有了坚定的道德意志,就能够“志于道”(《论语·述而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篇》),“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就孔子的德育目的而言,是为他所代表的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但从其内容看,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人民的优良道德传统;从方法看,他“立人”、“达人”重视对学生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这些仍是正确的,是符合道德教育过程的普遍规律的。我们的道德教育。如果不能赋予学生一定的道德知识,不能形成学生对好人好事的羡慕、热爱和对坏人坏事的仇视、憎恨,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他的行为就是失去道德标准的,软弱无力且难以见诸实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