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德,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御敌图强的法宝。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效,人们生活日渐富裕起来的今天,还要不要长期地坚持节俭、崇尚节俭之德呢?这是一个颇有分歧的问题,本文拟作一讨论。 一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何谓节俭?节俭何以要称之为德性?“节俭”所涉及的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物质欲望和物质生活的一种主观态度,而不是客观上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 这种态度首先体现在一个“节”字上。《周易》曰:“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说,节制而又适度,“刚柔两分而刚得其中”,则万事通达;过分的节制(苦节)则不得其中。“节”是指节制有度,既不放纵无度,又不过分苛刻,谓节度。这相当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道”。它要求人们在涉及情感和行为时,应避免过与不及。在“应该”的时候,为“应该”的目的,根据“应该”的情况,以“应该”的方式来感受情感和付诸行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中道”。“节”或“中道”讲究的是用理性的态度去处事和处世,它属于价值的领域,有应该与不应该、合宜与不当之分。是否持“节”,对个人是一个德性问题,对社会是一个道德风尚问题。 “节”这种理性的合宜的态度,用于对待物质财富、物质欲望和物质生活,就表现为“节俭”。所以,节俭不等于贫困,节俭的对立面是奢侈、浪费,而不是富裕。 节俭首先意味着“节用有度”,即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消费物质资料,包括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各种资源,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作为创造财富的物质力量的劳动本身。贾谊曾说过:“费弗过适,谓之节,反节为靡”,〔1〕靡即浪费。 节约而不浪费物质资源和财富便是节俭之首要意义。 “节约”不但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体现在消费上,是谓“俭”。历来人们把俭与奢相对照,“奢则逊,俭则固”。〔2〕“俭, 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3 〕这些古训都把节俭与奢侈作为两种对立的态度加以考察,可见节俭意味着不奢侈。奢侈的外在表现是过分地追求文饰、华美。古人云:“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文者称实而为饰,文对实已为两物,奢又文之过,去本远矣。”〔4〕这是很有道理的。人类的生活,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维持生计,而且要满足舒适感、美感、荣誉感、享受感等心理需要,社会生活又要求一定的文明礼仪,因而就有了文饰。文饰本身无可厚非。人类文明进步到今天,更是如此。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文饰、讲究华美,以至把虚荣心、享受感的满足推向极端,不惜浪费物质财富,一味追求享受、豪华、炫耀,便成为奢侈。如果仅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来看,奢侈的根源在于纵欲,节俭则出于节欲。这就是所谓“俭者节欲,奢者放情。”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奢侈的根源就不那么简单。美国社会学家、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曾对此作过一番历史的考察,指出,奢侈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与消费方式,源起于私有财产的形成、阶级的分化和消费的分化。当社会上出现一个可以免除一切劳动和物质生产又占有大量财富可以养尊处优的“有闲阶级”时,奢侈便应运而生了。“有闲阶级”为了显示其财富和在金钱竞赛中所处的优越地位,为了证明自己比同一社会中其他个人具有更加显赫的地位和权力,进行浪费性的非必要的消费,这便是奢侈。由于这一阶级在社会上占有统治地位,可以将其消费方式垂范于较低的阶层,使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人们仰慕,甚至变成一种为许多人力所不及又力争达到的生活标准。于是奢侈演变为习俗和风尚。 凡勃伦的分析颇有见地,至少能帮助我们把握奢侈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是炫耀性,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动机,既不是为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也不是为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发展自身的能力去一般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而是着眼于炫耀自己的财富、地位和权势,把消费视为博取名声的手段。这种动机源出于不顾一切地进行金钱竞赛,以更多地占有财富为荣的金钱文化。 其次是浪费性,既然是作为证明在金钱竞赛中占有优越地位的手段,这种消费就必定要刻意去显示自己能够经受金钱上的巨大消耗而不会影响其富裕能力。为此,就要尽可能地挑选具有特殊品质又经过特殊技巧精心加工的特殊物品来消费,并保持一定的消费量。既以炫耀富有和衬托他人之卑微为目标,此种消费便本能地表现为浪费。不仅对财物不加节制地消耗,对劳动产品毫不珍惜地挥霍,而且白白耗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役使一些人使之脱离生产。 再次,是高价性和贵重性,消费的动机既是炫耀,那就要在独特的享受中满足金钱上的优越感,因此代价高昂就成为必要条件。奢侈的追求固然不排斥美感,奢侈品也往往附有实用价值,但实用观念和审美观念在奢侈中都屈从于价格高昂的要求,高价和贵重逐渐成为奢侈者心目中的美感特征本身所必具的要素。低价品由于其价低,本质上就属于不美、不光荣的东西而被卑视。 最后是利己性和贪婪性,奢侈的动机是显示个人优越于社会中的其他人,显示他人之卑微与低贱。它所进行的是歧视性对比,其中包裹着一颗极其狭隘的自私心。加之,金钱的竞赛和虚荣心的满足不同于一般的物质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它本身是无止境的。因此,奢侈就带有贪欲无度,欲壑难填的特征。 上述四个特征表明,奢侈是通过消费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生态度,它同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作为其对立面的节俭,则意味着一种相反的人生态度。“不绝欲,亦不纵欲”,不奢侈,不浪费,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做到文实相符,“节制在人”、“取舍于内”,不被物所役,以实现自立、自强。同时,也意味着推己及人的群己观,不做歧视性的对比。可见,节俭既是一种消费方式,更是一种关乎人生目的和人伦关系的德性。故称之为“节俭之德”。 二 节俭之德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上看,俭可以富国裕民。崇尚节俭意味着对艰辛劳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珍惜,本身体现着对劳动的尊崇。因此,节俭与勤劳互为表里。既勤且俭,就能不断地创造和积累财富。就个人而言,“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5〕就国家和社会而言,“役物以时”、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节俭成风,勤劳成习,可裕民、可富国。相反,如若奢靡成风,浪费成习,惰者成众,那么社会财富非但不能积累,而且会被浪费和奢侈耗费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