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因素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云飞,1963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原文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摘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命题,反映了孔子对于人与自然在生态关系上的一致性的追求。在如何认识和处理人际道德和生态道德的关系这一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孔子虽然把人际道德置于生态道德之上,但人际道德并非道德的唯一轴心,他主张在二者之间建立合理的关系(中庸)。孔子还分别从政治(礼)、心理(仁)和生态学知识(艺)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道德何以可能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道德 人际道德

      (一)

      生态道德是生态伦理学中的核心范畴,它指的是人们规范和评价自身生态行为的准则体系。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 〕这一思想很接近我们所说的生态道德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知”的含义。在孔子看来,致力于“义”就叫作“知”,而不必求神问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2〕。什么是“义”呢?第一, 义是指春秋时代的等级差别以及对这种差别的意识,由此,它才成为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只有符合义的言辞才可付诸实施,“信近于义,言可复也”〔3〕,而“言不及义”〔4〕则是必须加以禁止的。第二,义是理想人格具有的内在品质。在孔子看来,名实相符才可算作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观色,虑以下人。”〔5〕这种内在的品质在实际行为中的体现, 才展示出理想人格的品德,“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6〕第三, 义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内在的道德品质相结合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道德威力和感召力。孔子看到,“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7〕,因此,他将为仕的目的规定为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8〕而行义的目的在于达道,“行义以达其道”〔9〕。道将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约束统一了起来,成为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总之,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因此,说知为义,即是说,知也就是道德。

      其次,我们来看“仁”的含义。仁在《论语》中有以下几层相关联的含义,第一,仁起源于血缘关系,亲亲构成了仁的基础。在孔子看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0〕,仁是血缘关系发展的必然,孝悌为仁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11〕孔子就是这样将处理血缘关系的准则发展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准则的。第二,仁是推已及人之道。在孔子看来,“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12〕作为社会规范的仁就是通过这种心理机制得以实现的。第三,仁可以作为全德之名。仁是要通过具体的德目体现出来,“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13〕这样,仁又转化成统率德目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知是从属于仁的。总之,孔子所讲的仁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道德。

      最后,我们来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含义。如前所述,知、仁可泛指道德。因此,这里的“智者”、“仁者”泛指理想人格或有道德之人。乐即悦,是喜好、爱好的意思。山水除指具体的山、具体的水之外,也可泛指自然事物。由之,“知者乐水”可释读为,“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闻,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臻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万物以生,国家以宁;万物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14〕而“仁者乐山”可释读为,“夫山者,万者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投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于焉。出云道风,从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15〕因此,“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不仅说的是知、仁之性,而且说的也是知仁之质。即,第一,这一命题反映了从领悟自然之性到领悟人之性的过渡,领悟自然之性和领悟人之性的类似之处唤起了人的道德意识,由此扩展成人的道德行为。第二,这一命题反映了人和自然在生态关系上的一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讲的就是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规范和评价的准则。

      (二)

      生态道德调节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际道德调节的是人和人(社会)的关系,因此,如何处理认识和处理这两类道德的关系,构成了生态伦理学中又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基本观点是,人际道德比生态道德重要(重人贱畜),但人际道德决不是道德的唯一轴心(毋我),在二者之间应建立合理的关系(中庸)。

      首先,我们来看孔子“重人贱畜”的思想。这一思想是这样提出来的,“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6〕这是由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取向造成的,但重人贱畜思想的形成恐怕也有生态学上的考虑。孔子已在生态学意义上认识到了“群”和“类”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他认识到了人和畜分属于不同的群类,才使他形成了重人轻畜的思想。据《论语》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对天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其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7〕这里的“群”与下述引文中的群一样,都是指聚集在一起,“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为慧,难矣哉!”〔18〕因而,“群”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鸟兽不可与同群”说的是人和鸟兽分属于不同的群。在孔子的思想中也形成了“类”的概念,除他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19〕的“类”外,他还从生态学上提出了“类”的概念。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说,“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站在人类种群的角度来看人和自然的关系,当然是重人贱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