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体、主体和客体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存在。如果我们把本来面目的存在称之为本体的话,则万事万物都包容于本体之中,万事万物也都包容了本体。在存在中,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本体为主体,其它本体,在这主体下,便都成为主体的客体了。 主体与客体通过运动(或活动)与客体构成了关系。同时也赋予客体以主体性,主体本身也获得了客观性,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复杂过程。若主体以“S”表示,客体以“O”表示,关系以“R ”表示,这一过程可表示为:
主体和客体构成了关系,关系的演进和有序要成为可能,就需要律令。可见,律令是在主体与客体的运动(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又内化于自身的一种自觉体验。因而,律令具有自律性,孤立的主体产生不了律令,静态的主体也产生不了律令,律令只能从关系中产生。律令之目的就在于使关系有序、保持关系的有效运动,因而,律令从一开始就具有功利性。所以,律令是自律性与功利性的统一。 2、道德主体和道德客体 道德是主体与客体通过运动(或活动),为保持主客关系演进和有序而产生的,又内化于主体自身的一种自觉体验,具有这种自觉体验(或律令)的主体便是道德主体。相对于道德主体的客体便是道德客体。 道德主体只能是人,或人的集合,包括个人、群体、阶级、组织等等等。而道德客体除了人或人的集合以外,还可以是自然或自然环境,对于人与自然究竟有没有道德关系,历来是有争议的。但是,自然的有序和生态的平衡最终获益的还是人,因而,人与自然和自然环境应该有道德关系。 3、道德意识的三维 人是最有资格的主体,当然也是最有资格的道德主体。人有五种感觉器官,其属性称为主体的感性。人有大脑,其属性称为人的理性。在道德关系中,当客体和主体构成关系,就是与这主体的道德感性和道德理性构成关系,客体和道德感性构成了人的道德经验,道德感性和道德理性构成了人的道德内验,经验和内验便构成了人的个体道德意识。 虽然人是最有资格的主体,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与其它动物一样,也有动物的本能。我们知道,在所有动物中至少存有三种本能,即个体存在、合群本性和生存进步。其中,个体存在需要强大的生命意志;合群存在需要来自群体、组织和社会团结一致的感情;而生存进步需要理智去认识、理解以致改造他们所面对的存在,以使自身能与客体保持和谐。所以,人的意识显示出一种三维结构,即意志面、情感面和理智面。 主体和客体构成关系这一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形成了的关系又变成这主体的实体,这种关系实体,逐渐为主体所内化,从而使关系成为“为我”的关系。于是,当人的道德关系内化于人的意识结构时,我们便得到了人的道德意识的三维结构,即道德的意志面、道德的情感面和道德的理智面。其中,道德理智追求真,道德意志追求善,道德情感追求美。真、善、美的统一就是完美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境界。 4、道德意志活动 道德意志活动包括理智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道德情感活动是对内在需要、动机和外在行为状态的价值性情感体验,是对道德对象的观念把握和认知。而道德意志则是为履行道德义务而进行的确定目标,支配行为的心理过程。因而,自主、自决、自律和自控是道德意志的规定性。自主性表明了道德意志活动是主体自身追求特定目标的活动的品格,追求特定目标是道德意志的灵魂所在,是主体通过理智而赋予意志的,道德意志所追求的特定目标不是一般的目标,而是善。自决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是道德意志改造对象、占有对象、克服对象,实现道德意志目的的心理过程。自律和自控则是道德主体自己律令自己,道德意志为自己立法,保持自身的自主性、庄严性和纯洁性的基本品格。 道德意志活动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动机和决定。 动机是指对未来的期望,是意志主体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主观追求,道德意志的动机是求善的动机。当然,也包含着求真和求美的动机,它是道德主体的向善要求和求善的冲动。然而,动机回答不了意志活动应该向何处去的指向问题,意向代表了意志主体求善的要求和这种要求所指向的对象,是意志活动向善性的表现,如果将动机与意向结合起来,则带有意向的动机就形成了一种动机矢量,虽然如此,动机仍然还是道德意志面上的感性范畴。 决定是动机意向发展为现实道德活动的关键点。意志通过意向,提出了进行活动的主体要求和力量,但由于意向的多层次、多方向等特质,从而使道德意志活动的动机也呈现出多层次、多方向、甚至多维度的特性。道德意志必须对此做出决定。作出决定,表明道德意志已经把动机矢量的内容展开了,克服各种障碍努力实现求善目标。因而,决定应归属于道德意志面上的理性。 所以,我们可以将动机和决定用下列式子表达:动机——道德意志面上的感性;决定——道德意志面上的理性。 5、道德情感活动 道德情感是道德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道德心理中最深沉又最活跃的内容,是道德主体对道德必然性的体验,是道德主体的一切道德活动得以进行和合目的发展的保证,是道德主体完善自己的情绪反应。道德情感始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活动能帮助道德主体之情符合道德必然性,并通过喜、怒、哀、乐将道德规律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要求。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其作用往往比道德理智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