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老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无为”,“无为”是“圣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这种人生道德论认为,“圣人”应该清静少欲,知足不争,保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件法宝。他的修养方法是“功遂身退”,“去甚、去大、去奢”。他的“不德”的反传统道德思想,带有革新性质,对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德”是“无为”的人生道德论的具体化。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无为 修养方法 不德 反传统 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人生道德的说教,也就是将哲学伦理化。翻开卷帙浩繁的历代典籍,所论所述,无不涉及道德问题。从古代“圣人”到近代学者,他们都把人生道德作为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这种对道德的极度崇尚,使我国的伦理学说在2000多年前便初具体系。可见,我国伦理学说非常丰富,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春秋战国之际学术繁荣,学派蜂起,较为系统的伦理学说也在这时形成。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他的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学史上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历史地分析与评论老子的伦理思想,不但有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也有启发意义。 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争议的,引起争议的原因或为误解或为曲解。可以说,先秦诸子中唯有老子的思想最不为人理解,而这不被理解的焦点就是“无为”。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同样也是老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帛书《老子》〔1〕:“我无为而民自化”〔2〕,“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3〕有益在何处呢?就在于“柔弱胜强”〔4〕。所以《吕氏春秋》认为“老聃贵柔”〔5〕。据此,笔者认为“无为”、 “贵柔”两者一而二,二而一,构成了老子伦理思想的基本框架。 由于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距离,加之后人有意无意的曲解,致使人们对老子的“无为”为框架的伦理思想在理解上有很大分歧。笔者不同意将老子的伦理观说成是“对道德采取否定的和虚无主义的态度,认为道德对国家和社会生活是有害的,……主张无智慧的蒙昧主义和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宣扬一种悲观厌世的人生观”〔6〕。 兹将对老子伦理思想的一孔之见略述于后,并与持异议者商榷。 一、“无为”的人生道德论。 如前所述,“无为”是老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无为”是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很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无为即去掉一切智慧欲望”。其实,《淮南子》已将“无为”作了合乎情理的阐述:“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7 〕“不先物为”就是不悖逆客观规律而妄为。 “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8〕, 老子将“无为”看做是“圣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即最完美、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他说,这样的“德”才是“上德”,“上德无为”〔9〕。老子这样提出问题, 是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及哲学依据的。春秋战国,周王朝式微,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诸侯争霸,滥征税赋,致使社会更不安宁。目睹这些封建统治者“有为”的“杰作”,一些有识者愤而遁世为隐土,老子即是这些“隐君子”中的佼佼者。他针对“有为”的时局,呼吁无为而治,这样,“无为”作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便提了出来。老子的“道”是他的最高哲学范畴,这个“道”有二重性,它既是“有”,又是“无”。“道德自然”〔10〕,道以“自然”为法则,“自然”即是“无为”。 所以,“无为”成了老子心目中理想人格(“圣人”)的道德规范。这种“圣人”应该是怎样的呢? 1、清静少欲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11〕,“少私寡欲”〔12〕。老子认为“清静”是天下的首领,“清静”就要减少私欲。世人往往将老子提倡减少私欲与“禁欲主义”连在一起,其实老子并非一般的反对私欲,而是目睹穷奢极欲,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风气,对人们提出教诫。他大声疾呼“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就是指出太注重物欲,欲壑难填,必然“使人之行妨”〔13〕。这于当今某些为了满足个人物质欲望而铤而走险者,难道不值得他们深思吗?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时候,要考虑一下精神方面的东西,这正是老子伦理思想高明之所在。 2、知足不争 “知足者,富也”〔14〕,“善利万物而不争”〔15〕。老子认为知足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16〕。要做到知足,就必须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者才能真正知足。老子的“不争”又会人们联想到“与世无争”、“不求上进”等消极因素。笔者认为,某些丧失进取之心者,的确可以从老子的“知足不争”中找到某种有限的安慰,但这决不是老子的本意所在。殊不知老子的“知足”是要人们控制一下物欲,注意一点精神;“不争”是为了使谁也“莫能与之争”〔17〕。我们认为,老子的伦理思想虽然在客观效果上有某些“消极因素”,但老子本人并未“宣扬一种悲观厌世的人生观”,这纯粹是后人运用上的失误。老子的“知足不争”与悲观厌世冰炭不同器。 3、保持“三宝” 老子认为应该“持而宝之”的三件法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18〕。慈柔与节俭无论过去、现在与将来,都不失为美德,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中华民族在其成长的漫长历程中形成的,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的共同准则。这对当今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仍有一定的启发性。“慈”、“俭”二宝不言而喻,无庸笔者再赘。问题是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后世人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是民族惰性的根源。乍一看来,它的确是消极的东西,然笔者却以为不可如此简单看问题。从方法论上讲,它富有哲理性,“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自甘落后的爬行主义哲学。诚如“无为”是为了无不为一样,“不为先”是为了能驾驭天下的事物——“能为成事长”〔19〕。欲速则不达,一动不如一静,一静可治百动。可见,“不敢为天下先”实在是深涵哲理,具有合理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