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人的自我完善,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天,深入研究和批判继承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对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 《论语》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行”即德行,它作为一个实践范畴,包括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在内;“忠”即忠诚老实、舍己为人,“信”即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二者都是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文”虽然主要是指文献知识,但也包括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知识和能力,以及在道德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仪态风貌,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就包含这方面的意思。在孔子看来,为人需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则是其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整个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即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君子”型理想人格。“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善人格者的称谓。孔子曾要求他的弟子子夏做一个君子式的儒者,而不要做一个小人式的儒者。《论语》载:“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这里,君子当然是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而小人则是指品质低劣的人。一部《论语》,载有孔子对“君子”的论述上百次。概括地说,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君子型理想人格,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 第一,君子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孔子常以君子与小人相比,并表明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君子型理想人格,与小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其中,对待“义”和“利”的不同态度,是君子与小人的主要区别。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正因为君子以义为上、见利思义,所以才能“无所争”(《八佾》),并做到“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孔子还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等等。这些,都是君子与小人根本不同的道德品质。 第二,君子具有经世济民的远大志向和成人之美的善良情怀。孔子倡导的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格,不是要超越与游乎世俗之外,而是要博施济众,具有经世济民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孔子认为,君子并不是仅仅追求心性道德的完善,更重要的是由个人的道德修养拓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雍也》载:“子贡曰:‘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孔子把经世济民的志向和积极入世、博施济众的抱负视作君子型理想人格的重要素质,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整个社会的浓厚关怀。同时,孔子还要求君子具有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良好品德和善良情怀。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在孔子看来,君子应当尽可能地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只有小人才会与此相反。正是从这种思想出发,孔子提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第三,君子作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的人,必须具有博学多思、修身不已的品格。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又以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有违背仁德的行为。孔子还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孔子不但强调“学”,还强调“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博学多思是学习和掌握道德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广泛的学习,对于一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形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要做到“见贤思齐”(《里仁》),“修己以敬”(《宪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 孔子认为,君子型理想人格是尧、舜、禹等古代圣王已经做到的,也是经过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够达到的。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即培养人们的优秀道德品质,使人达到“君子”的理想人格境界。 二 孔子所倡导的道德教育,从培养君子型理想人格的总体目标出发,其内容主要是以“仁”为核心的教育。“仁”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作为君子,不会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哪怕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或颠沛困顿的情况下,也一定按仁道去做,“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对人们进行“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