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修养论意义新探

作 者:
王琪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孔子道德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仁人君子”为最高理想人格。为了实现“仁”,造就“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孔子不顾成败,不计得失,矢志不渝地奋斗了一生。结合个人道德实践经验,孔子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理论,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实践方式,而且在今天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四有”新人的培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道德修养论的特点

      道德修养作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方式,在孔子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处于首要位置。“修己”是第一位的,以此为本,在道德上首先完善自我,然后推而广之,扩展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孔子的全部道德伦理观都是以道德修养为根本立足点,围绕它来展开的。那如何进行道德修养呢?为此,孔子提出了“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2〕一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不是取决于他人, 而是完全取决于自己,关键就在于个人能否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只要个人努力追求,坚持不懈,就能达到理想目标,获得最高价值——仁。孔子把“为仁由己”作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前提和立足点,这就充分肯定了道德修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地位,并为个人提供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内在支持力量,从而使其道德修养论得以奠立在现实的稳固的基础之上。具体说,孔子“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论特点表现如下:

      (一)通过确立道德认识的基础地位,突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认识是道德修养的先导。通过学习,掌握有关“仁”的知识,懂得为人的道理,是孔子道德修养的一个基本前提。因“仁”的实现,非一日之功,更非自发产生,需要后天长期努力而成,而个人所作的努力首先就是掌握有关“仁”的正确的道德认识。没有道德认识这一前提,就不会树立起行“仁”的自觉性。正如孔子所言:“不知礼,无以立也”。〔3〕“未知,焉得仁”。〔4〕知礼识仁,是人立足成仁的基本。因“智者不惑”〔5〕,有了关于“仁”的道德知识, 就可以明辨是非善恶,防止各种弊端、恶行产生。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6〕仁、 知、信、直、勇、刚都是美德,但如果不通过学习把握它们的实质,即使主观上爱好仁德的人,也会发生各种蔽害,走向事情的反面。如同爱亲要有爱亲的知识,忠君要懂得忠君的道理,不然就会成为痴贤,愚忠。

      学习仁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只学不思无益于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学思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思”的主要表现就是自我省察,即行为者自己去检查行为的动机和结果,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8 〕经过内心自我反省,感到自己行为无愧于心,就会始终如一坚守仁义,“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9〕 内省,使人在自我认识、自我解剖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没有内省的功夫,一个人不可能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所以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10〕同时,只有通过个人的省察、思考,所学的道德知识才能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自觉行仁的境地。

      孔子把对“仁”的道德认识放在首要位置,这不仅是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而且为道德修养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孔子本人的道德修养历程,就是从“志于学”开始的。他通过自身实践,认识到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1〕对自己的好学,孔子给予充分肯定。他自述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好丘之好学也。”〔12〕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孔子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3〕正因为孔子一生都在努力学习,勤于思考,所以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他本人也成为具有崇高人格的道德典范。

      (二)通过揭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能动作用,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主动性、能动性

      道德认识显示了道德修养中理性的指导作用。然而,道德修养作为个体的自觉活动,在理性指导的基础上,更离不开情感和意志的作用,甚至说,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情、意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在道德修养中,个体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等因素所形成的良好心态,是道德修养得以进行并持之以恒的强大动力。对此,孔子大加阐发。

      首先,要有行仁的真诚愿望。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一个人只要真心实意,下定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践“仁”,那么仁德就会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一些人不实行仁德,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或没有力量,只是因为他们并不是真心要实行仁德。所以,个人首先要有求德的强烈需求,有人格完善的需要,在这一内在动机驱使下,个人就会象渴思饮、饥思食那样,去主动从事道德修养。

      其次,在道德情感的满足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升华。对待“仁”,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5〕以仁德为快乐,具有好仁好礼的道德情感,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最可靠心理基础。因道德情感一面使人以极大的道德热情去积极接纳、认可道德认识,把理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的感性欲求、自觉行为,同时使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快慰,并由此产生行仁的更大动力。所谓“仁者不忧”,〔16〕行仁则安乐,不行仁则痛苦,孔子对颜回的器重与赞扬也正是基于此。他说:“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7〕孔子所赞赏的这种“孔颜之乐”,实际上是把“仁”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体验,一种内在价值的体现。以实现仁德为精神归宿,个人就能超出眼前的贫富贵贱和利害得失,摆脱一般人的忧虑和烦恼,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快乐,由此达到“仁者安仁”〔18〕、“君子坦荡荡”〔19〕的理想境界。在此,孔子把“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基础落实到“安仁”、“乐仁”的心理状态上,从而强化了道德修养的自愿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