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伦理思想及其地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宗豪 襄阳师专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伦理思想家,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人。孔子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作为封建道德的奠基者,在中国伦理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两千多年的影响,成了历来统治阶级非常重视的传统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认真地研究孔子的伦理思想,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批判,对我们肃清封建道德的影响,以及继承历史遗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孔子的伦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孔子生活在我国春秋时代,这是一个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当时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了牛耕、铁器,使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时,井田制逐渐瓦解,私田不断增加,劳役地租逐步变为实物地租。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加剧了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各诸侯间的兼并与征伐连年不断。“子弑其父,臣弑其君”,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领主和地主的残酷剥削下,生活非常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奴和残存的奴隶不断起义,进行反抗。统治者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在寻找新的统治武器。人民由于长期遭受战争的祸害,也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伦理思想便产生了。

      孔子生活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后来从士上升为大夫。在他的思想上深深地打上了封建领主阶级的烙印,其伦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由于孔子年轻时地位低下,与劳动人民有一定的接触,因此,他肯定和适应春秋时期“重人”、“重民”的历史潮流,在吸收、提炼原始社会遗传下来的氏族民主精神和良风美俗,总结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说,第一次建立了一系列包括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修养、道德教育、道德评价等内容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

      孔子的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中,核心是“仁”。

      孔子经常谈“仁”。在论语中把“仁”作为道德标准使用的地方有105处之多。孔子说:“道仁,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这说明了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多方面的,其基本思想就是爱人。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还讲过“节用而爱人”、“泛爱众”(《学而》)等等。

      孔子的“爱人”,是泛指。主要是贵族,也包括平民,甚至奴隶,对劳动人民也有一点仁爱之心。

      在《论语·乡党篇》中写道:“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里的意思是说,马棚着火了,孔子关心的是有没有伤着人,而不是有没有伤着马。我国古代的奴隶是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称为“畜民”。周代的一个铜鼎上刻着一匹马的价格等于五个奴隶的价格,奴隶是比牛马还不如的东西。在当时的情况下,孔子能够做到“问人,不问马”,说明孔子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

      孔子对不人道的杀殉陪葬的行为也是非常不满,激烈反对的。奴隶主死后,非要叫奴隶去陪葬。孔子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孔子不但反对人殉,而且对用像人的木俑土俑代替活人殉葬的做法也十分反对。在确认人的生命价值基础上,孔子对人格尊严也给予了某种确认。《论语·阳货篇》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里“宽则得众”、“养民也惠”、“使民也义”,都是强调对民要行“宽”、“惠”。他还讲过“使民以时”(《学而》),“使民如承大祭”,“民无信不立”(《颜渊》)等等。孔子上述讲法,是说对劳动人民的利益要多少照顾一点,统治阶级要受到道义上一定的约束,而且要谨慎从事,不可掉以轻心,等等。这些对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有了某种程度的确认。孔子还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认为人的天赋之性是相近的,或平等的。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认为人们都有独立的意志和人的尊严。在当时提出这些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恕”是孔子人道的重要内容。孔子给自己“恕”下的定义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这说的是,既要维护做人的尊严,又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还提出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责于人”(《卫灵公》),“犯而不校”、“既往不咎”、“无求备于一人”,做到与人为善,多讲别人长处,不随便猜忌别人,不诽谤别人,但也要分清是非,“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一些富有人道主义道德情感的行为,如:“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而不歌。”(《述而》)“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瞽者,虽亵,必以貌。”(《乡党》)遇见穿孝服的人,必为之动容,表示同情;见到盲者,也必以礼相待。他主动为没有亲人的朋友主持丧葬,“朋友死,无所归,曰:‘子我殡。’”(《乡党》)他甚至仁及自然物类,“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等等,这都体现了孔子“爱人”的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