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哪里? 1.我们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关阶段,社会的其他方面改革也在综合而配套的进行。体制改革的浪潮改变着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也推动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处于改革与变化之中。邓小平同志说,“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1〕 2.社会主义是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道德。社会在变,道德岂能不变?问题是变好,还是变坏。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改革中经济上去,道德下来,道德下降成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和“牺牲品”,体制改革成为吞食道德的洪水猛兽。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形成不可兼得又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如是说来,社会主义社会不就成为畸形状态,改革还有多大的意义呢?显然,这种观点有其片面的一面。但它也有提醒人们注意当前道德“滑坡”、价值观念混乱以及腐败现象蔓延的严重性和危险性,要求人们万不可掉以轻心的积极的一面。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体制改革中,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滑坡”,而是“爬坡”;不是道德的“沦丧”,而是道德在“转型”,在“复兴”,这是一项艰巨的“建设”工程。这种观点对于克服当前道德建设中的严重问题具有增强人们信心,鼓舞人们斗志的积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阐明治本的办法和道德进步的必由之路。否则,也与事无补,甚至会流于空谈!第三种观点认为,改革中的道德问题是由市场经济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所致,因此是必然的,也是复杂的。这种观点好像折中、公允,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世界上并不存在脱离一定社会制度、一定发展阶段的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就是社会主义的;不是发达、完备的,就是不发达、不完备的;不是由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而来的,就是由高度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而来的。这里的情况多不相同,哪有什么笼统不变的“正”、“负”效应,及其由来的“善”、“恶”斗争呢?诚然,市场经济有一般规律及其运行机制、运行方法,而规律就是规律,规律自身并无什么“好”、“坏”、“正效应”、“负效应”的问题。春夏秋冬,四季运行是规律,它有何“正”、“负”效应?关键是如何认识它,把握它,运用它,这才有好坏之分,善恶之别。因此,正负效应论,也有不足以令人信服之处。 3.关键何在?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它有其内在的基础和动力。道德问题不能仅仅从道德本身来解决,而要从社会更深层的方面去着眼、着手、着力。这个更深层的方面,就是:“不改革体制不行。现在我们的体制有很多问题。”〔2〕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的问题, 及其今后的发展和命运,都系于体制,系于改革。道德进步寓于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之中。不改革,不深化改革,道德状况和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转,道德的振兴和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这才是关键。 “制度是决定因素” 4.我们承认当前道德风尚方面问题的严重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说它严重,不在于几个人品质的高下,这种不平衡的情况任何时候都会存在,而在于许多人处于困惑、迷惘、甚至步入歧途,这就令人深思了;不在于社会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存在和腐蚀作用,而在于它还在蔓延,甚至成了一股歪风,越刮越盛,这就要探求其根本和风源了。有人说,这是由于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我们承认有这方面的影响。但它总是外因。物必自腐而虫生。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物必自腐”的内因和根据,不是别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旧体制。邓小平指出,“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不受环境、制度的影响,洁身自好,保持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体制对道德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比如诚实,它要求人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起码的道德要求。在幼儿教育中,就有做老实孩子,不说谎话的内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做起来就很难了。由于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就存在鼓励或变相鼓励人们只图虚名的情况,因此虚报浮夸风才越来越盛。再如腐化,它是道德的堕落,为人们所不齿。由于我们的体制中还残存着官僚主义特权或家长制一些东西,这必然会造成“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4〕有些人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 表现了极大的道德义愤。而当他做了干部却又会习以为常,心安理得,搞不好也会腐败起来。人们总是向往着真善美的。但如果体制不好,即使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也会发生真假不分,善恶难辨,美丑相混的情况。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5.至于说到道德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那也是与体制改革相关的。以权谋私,还是以权为公,这是干部道德的基本问题。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本应用于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有些干部为什么可以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呢?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权力高度集中,权力失去制约有内在联系。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不加以重视。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1〕法制都能破坏,法制都不起作用了, 道德的作用就无足轻重了。所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决不是什么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对政治生活的渗透和“负”作用的问题,而恰恰是不健全的体制或法制下面产生的政治和道德的堕落问题。这种贪污腐化、窃人民和社会之权以谋私的情况,即使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员中,一经揭发败露,也会群起而攻之,很快会受到罢免弹劾。在社会主义国家这类问题为什么却有蔓延之势,处理起来如此艰难呢?其原因在于,它还有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这就是体制的弊端。改革是革体制的命,它牵扯到人们的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把它搞好是极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当前处于新的体制交替、“双轨并存”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一下子发育健全,多种法规和制度尚不完善,这就给腐败现象和道德堕落行为造成“可能性空间”。再就是体制的好坏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多么好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也都有赖于人们的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的提高,方能生效。因此,通过深化改革来消除旧体制、制度上的弊端,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是反腐败斗争,提高人民素质的需要。体制改革与反腐败斗争,体制改革与道德进步,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只有从体制、机制和法制上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生腐败的问题,才能给道德进步提供制度保证和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