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管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居安,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法学硕士。河南 信阳 464000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内在主动力系统、外在被动力系统和合动力系统。我们可以根据这一规律,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管理系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求得实效。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字号: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适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本文把“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简称为教育主体。把“其成员”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简称为接受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受制于教育主体能否有效地使接受客体进行内化和外化,而这取决于接受主体动力系统。接受主体动力系统实际上是引发、激发和驱使接受主体认同教育主体传授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并把其内化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再由主观意识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最后作用于社会的一种力量组合。它来源于接受主体的生存、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各种需要以及由客观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引发的接受主体的内在矛盾运动。

      一

      按照接受主体动力来源,接受主体动力系统实际上包含着三个子系统:一是内在主动力系统;二是外在被动力系统;三是外在被动力系统与内在主动力系统相互矛盾运动而生成的合动力系统。

      1.内在主动力系统。接受主体的内在主动力主要来自接受主体生存、发展和完善自己的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合目的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就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因此,接受主体的内在主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接受主体的四个方面的自我需要。第一是物质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满足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本身。”[2]人们从事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从事其他活动,包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满足自身的物质利益。第二是获取知识。人类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中获取的知识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积淀和系统总结。知识是思想的载体,也是思想赖以产生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以知识为载体。从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规律而言,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既是接受主体的动力源之一,也是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接受主体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知识的积累。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3]第三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是接受主体为了信仰、理想而产生的动力。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除了有衣、食、住、行等生存方面的物质利益外,还有信仰、理想等精神方面的追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的丰富,维持生存的物质利益逐渐变成远背景的东西,而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动力将日益增强。第四是政治参与。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接受主体要有效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或者说要更好地进行政治参与,必须接受主流社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培养必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在我国,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当家作主,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将会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也更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2.外在被动力系统。外在被动力主要来源于客观外界环境刺激而引发的接受主体的内在矛盾运动。根据来源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驱动力,一种是促动力。驱动力是指因外在压力作用于接受主体而产生的一种动力。它是强加给接受主体的一种力量,迫使接受主体不得不接受一定意识形态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导致这种动力产生的外在压力来自外在世界的强制性行为,如一定的教育主体指定的义务、批评与惩罚、社会舆论和来自一定组织或群体的压力。这些外在压力要求接受主体无论主观上愿意与否,只要处在某一群体和组织中,就必须自觉接受相应的理论“灌输”、思想规范和行为约束。促动力是指因外在因素引发的一种动力。从产生的原因看,促动力和驱动力的激发和制约条件都是外在因素,但和驱动力不同的是,促动力是一种非强制性力量,主要指生产力发展、文明的进步、发展目标等外在的物质或精神运动引发而产生的动力。

      3.合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及其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无数相互交错力量相互冲突、相互抵消、相互“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这种合力“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5]。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合力论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必然来自于外在被动力和内在主动力及这两种分力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合力。一般地说,接受主体动力总量的大小取决于这两种分力所形成的合力的大小,但是这种合力又不是两种分力简单机械地数量相加相减。由于在外在被动力、内在主动力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其作用力存在着方向和程度上的差异,同时,合力的生成又是一个外在被动力和内在主动力矛盾运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两者的合力就不可能是两者的相加之和,而是一种新质的力量。

      二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接受主体动力的管理系统,通过动力培育、动力开发、动力转化、动力分配和动力反馈,使接受主体保持正确的向度、适度的量度的动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是“力”的一种,是矢量,因此,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向度即动力的方向,从接受主体动力的方向来看,判断其是否正确,即视其是否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相一致即是正确的向度,反之,则是错误的向度。量度即动力的大小和强度,量度过大或过小、太强或太弱,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作用。

      欲使接受主体保持动力正确的向度和适度的量度,在实践中应该抓好接受主体动力管理的五个环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