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静(1971-),女,四川西昌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云南 昆明 650092

原文出处:
学术探索

内容提要:

对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的共同点、不同点及造成不同点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为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的共同点

      (一)两国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实践性

      中日两国当代的道德教育都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践从学会做人做起,循序渐进。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提出“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首次把德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德育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历史性转型。它意味着我们的德育必须由传统的“教会顺从的德育”转变为“教会选择的德育”,体现了当代德育的发展趋势,即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建设。《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把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摆在突出位置,立足于主体性的建设,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德育的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它强调让学生主体在具有生活气息的道德实践中充分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强调让道德教育从封闭的校园回归到社会生活实践,让生活成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老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尊重个性”的原则,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并认为“生存能力”的核心就是“丰富的人性”。其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包括:“(1)对美好的事物和自然的感动之心等纤细的感受性;(2)重视正义感和公正性的精神;(3)热爱生命、尊重人权之心等基本的伦理观;(4)同情他人之心和社会奉献精神;(5)自立心、自制力和责任感;(6)和他人共生和对异质事物的宽容精神。对上述能力的培养,是心灵的教育,也是道德教育。”[1]日本从1998年展开的新一轮课改重新调整了课程结构,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其目的是为了采用直接体验的方式,加强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旨在振兴日本教育的《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也提出通过多种的志愿者活动和社会体验活动培养心灵健全的日本人。实际上,日本的体验活动不仅在学校,而且还在家庭、社区、乡村、大自然中广泛推行,要求从中体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各类关系,学会相处。

      (二)两国都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与合作

      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这一点是由道德教育所固有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决定的。

      我国的道德教育历来偏重于课堂灌输,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紧密配合,相互促进。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体系,灵活掌控调度时间表、学校空间、环境和各种资源,齐抓共管,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

      日本在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关于展望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提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成为一体,是十分重要的”[2]。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中的道德教育改革(革新)的基本方针第二条提出,“通过开展和家庭及社区人们的合作活动,充实道德教育。”[1](p3)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也提出:“提高家庭的教育力及推进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点。”[3]事实上,日本的道德教育是真正建立在学生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基础之上的。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主要是养成好的基本生活习惯,把学校的道德教育落实到实践生活中,为此学校兴办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与父母讲座、增设家庭课堂、成立家庭委员会等,还发给家长“家庭教育笔记本”。在社区道德教育方面,社区为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体验提供丰富的机会和场所。

      (三)两国都注重德育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的结合

      要实现学校的道德目的,除直接的道德教学外,还应将学校道德教育渗透于经常性的、范围广泛的、极具活力的校内外集体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学当中,这是中日两国都关心的问题。中国的道德教育长期注重“灌输”的理论,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而“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蔽课程,期望得到满意效果是不可能的”[4](p314)。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强调“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并就各科教学实施德育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在规定的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的,隐性的道德教育方兴未艾。

      日本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德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文部省公布的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总则中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是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活动来进行的。目前,日本的德育主要通过三种渠道进行:一是学校道德课程由文部省规定的道德时间来实现;二是把德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学校特别活动和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进行指导的活动中;三是那些时时、处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教育的途径。日本用“心灵的教育”来表明重视道德教育的情感和内化的倾向。其学校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融入在科任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科学进步的课程设置和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之中,因而日本的道德教育称得上是“隐性化”的道德教育。

相关文章: